父母离婚6岁女儿被当成累赘(厦门父母离婚后)(1)

漫画/刘哲姝

厦门晚报讯(通讯员 集法宣 记者 陈军)父母离婚后,女儿情绪异样,甚至将父亲的手机号“拉黑”了。日前,集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离婚纠纷进行跟踪、回访,并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最终解开了父女心结。

法官说,在家事审判过程中,如果忽视情感因素,往往会造成家庭成员的二次伤害。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必须努力修复家庭成员的心理创伤。

一纸协议离了婚,案子结了事未了

阿华与小芳(均为化名)于1996年结婚后,育有两个女儿。目前,他们的大女儿已经读大学,小女儿还在上小学。

前不久,小芳向集美区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她说,阿华好吃懒做、性格暴躁、好赌成性,她已经对婚姻失去了信心,决定离婚。阿华也表示同意离婚。

经调解无复合可能之后,在法官的主持下,两人达成离婚协议:两个女儿由小芳抚养,阿华每月支付抚养费1000元;在不影响孩子的情况下,阿华可随时探望。

在调解过程中,小芳不断向法官讲述阿华对她造成的种种伤害,还将两个女儿带到法院,意图让两个女儿表明态度,愿意随她生活。考虑到可能造成的伤害,法官没有让孩子参与调解过程。

达成离婚协议后,法官问孩子的感受时,发觉小女儿的情绪有些异样。在调解后回访的过程中,法官还了解到,小女儿已经将阿华的手机号码“拉黑”了。

延伸服务促和睦,父女心结解开了

对于小女儿的做法,阿华感觉受伤害了,他表示不愿意再支付抚养费。

为解开母女俩的心结,帮助她们正确对待离婚后的情绪及亲子关系,法官邀请心理咨询师为两人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疏导和沙盘游戏治疗,帮助她们重塑对生活的信心,正确对待关系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法官再次回访时,小芳表示她想开了,并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愿意放下过去,和孩子把日子过好。小女儿也不再把父亲“拉黑”了,她偶尔还会与父亲通过微信语音进行交流。一家人的生活又回到正常轨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