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原标题: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引领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牢共同理想信念,构建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信念伟力,形成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精神合力,展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这是增强党的政治信仰、理性认同的关键。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恪守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充分孕育,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党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坚定地扛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旗,在前进的过程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锤炼逐渐走向强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人拥有了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先进思想武器,在正确认识中国现实、引领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无往不利。在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中,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与时代同步伐,与民族共命运,引导中国人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坚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要求。社会实践的探索和发展,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从而找到了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前行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中国才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一步步走向强大。
当前,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这条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选择,并且是被实践充分证明的正确道路。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证政治立场的坚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毫不动摇,稳固江山,保证道路方向不偏移,这是保证文化建设方向正确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这就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够稳固本真、开拓创新,否则就会迷失本心、走错方向。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就是要在文化建设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最凝结的思想内核,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追求和文化向往。文化要坚守本心,走向繁荣,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是凝聚民心、砥砺奋进的价值追求,我国文化建设要走向繁荣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首先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理想信念是民族团结、兴盛的精神支柱,其真正确立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巩固过程,这就需要持续不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要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教育,要与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强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有序开展,巩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强化时代新人培育工作。
要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离不开宣传教育引导,同时也要借助法律制度有效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用法律制度形式加以表达,通过制度性约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程度,形成法律与政策的合力,引导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
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牢根基的坚实土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必须传承好、发展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真梳理、研究,提炼出固有的精神标识,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吸引力。同时,也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用时代精神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要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开展得好坏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表现形式。不断强化志愿服务体制创新,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为志愿服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注重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加大对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服务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
要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节点,是社会风气好坏的风向标,必须在社会文明发展中推进诚信长效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征信管理制度,做好征信信息记录,推动各地征信信息互通共享。要继续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营造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制度环境。充分挖掘、大力宣扬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精神,以及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契约精神和守信理念,引导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杨连俊,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