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相声界多么风云变幻,在当代相声舞台上,苗阜都有他不可小觑的地位。苗阜是铁路工人出身,凭着热爱和表演才华走上说相声这条繁花似锦又荆棘丛生的道路。相声是坚守老传统,还是“辞旧迎新”,就在相声快要变味儿的年代,苗阜王声北上参加北京幽默喜剧大赛,凭《满腹经纶》走红网络,收获业界口碑与粉丝力捧。上元宵相声大赛、办商演晚会、夺魁、入曲协、上春晚……苗阜在争议声中风生水起,坊间开始给他冠上了“郭德纲第二”的名号,希望他复制郭氏传奇。其主理的西安青曲社,以振兴西北相声为己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苗阜作为新一代的相声演员,却是坚决反对相声“变味儿”,无论相声偏离了多少传统的轨道,无论回归的路有多么艰难,苗阜一直坚持相声必须要坚持走传统文化的道路。

苗阜和谁在一起说过相声(相声演员苗阜谈创作)(1)

  传统和当下没有冲突

  苗阜说,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应该排斥年轻人。相声也一样,因为只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相声的观众群体当中,相声才有可能走得更远。对于自己创作的相声加进讨喜年轻人的元素,苗阜认为,“我们在表演当中加入了很多时尚的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但不是瞎加硬加,我们会想尽办法在符合相声基本规律的情况下给它融合进去,用一个合理的方式融合,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我们的相声非常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我们不能忽视相声的观众群体已经年轻化这一事实,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改变。”

  

苗阜和谁在一起说过相声(相声演员苗阜谈创作)(2)

苗阜的相声也惹来不少质疑声,其中最重的质疑就是相声传统和当下的冲突。有的人认为苗阜的相声偏离了传统,太注重当下的流行,对此,苗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传统和当下没有冲突,我们始终坚持传统相声的基本功,就像练武术,每招每式都有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这些就不叫武术。但是面对越来越年轻的观众群体,会融入更多时下的流行,我们不能拒绝这些。打个比方,如果把相声的基本功叫器皿,器皿就是传统,时下的东西是作料,你往这个器皿里边放原料,可以根据时下最流行的东西往里填,用传统的器皿盛上最可口的作料,我觉得这并不冲突。”苗阜一直认为相声必须要坚持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流传多年的宝贵的东西,“文化的传播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声音,一种是文字。相声既是声音,也是文字,它的流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用传统的手法,因为传统的手法是多年以来老前辈们一点点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把笑的艺术已经研究到了一种近乎无可挖掘的地步了,所以说这些东西我们要尽可能地掌握,要活到老学到老。基本功练扎实了,很多东西信手拈来。”

  弘扬陕派文化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全国714家曲艺类园子,其中有35万曲艺的从业者,21万都是体制外或者说是民间小剧场的。在曲艺的舞台上,小剧场的份额越来越大。面对这一变化,苗阜说,我非常喜欢小剧场这个形式,是非常适合相声的发展土壤,民间小剧场已经成了一个大趋势和主流的文化,有了这么好的发展舞台,我们相声表演更应该规范化,因为它跟老百姓离得最近,我们更应该去引导和弘扬正能量的东西。我们青曲社已经十年了,我觉得我们没有偏离最早的初衷,我们一直是在努力弘扬陕派文化。苗阜进一步解释:“所谓相声的陕西特色,只不过是在表演当中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你生活在一个环境当中,不自然就会流露出来一些东西,我们在表演中更多的是我们性格的流露,并没有刻意去用陕西元素,我们也不会用特别生僻的东西去博取大众,这个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意义。”

  苗阜经常在自己的微博上袒露心绪,引来众多粉丝的围观。在粉丝群,苗阜可以快速看到观众最真实的反应,他经常和粉丝们互动。“现在所有流行的东西你都得去了解, 时代变化太快了,你不了解没法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你无法知道整个大众现在接受什么,现在老年人都在玩微信和朋友圈,我们是年轻人,为什么要拒绝?相声必须要与时俱进,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不管你喜不喜欢,你必须去了解它,这也是一个演员的使命。”对于今年青曲社的工作,苗阜表示会做一些新的尝试,多排一些相声剧,想让演员更多地在表演上有发挥,“现在的年轻演员,相声的基本功我比较认可,我希望他们从表演上来拓展,这也是我们今年要做的重点。今年上《天生喜剧狂》也是这样考虑的,我觉得很多优秀的演员非常出色,我们的节目整体特别精彩,演员也非常努力,我是看着他们整宿整宿地排练,不停地为一个节目精细打磨,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出现那么多所谓的精品,但是必须要有梦想。现在我们手里有800多个小时的相声作品,我觉得这就是一笔财富了,这800多小时里头有大量的新作品,也有一部分传统作品的再加工,我觉得今年我们会找机会分批在不同的地方和领域去传播,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