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质

神经质(英文:Neuroticism,又译为情绪不稳定性)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基本的人格特质。情绪不稳定性测验得分高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情绪化、情绪波动大、且更常有以下这些情绪:焦虑、担忧、害怕、愤怒、挫折、羡慕、忌妒、罪恶感/内疚感、抑郁、和孤独感。他们的抗压性较差,且有可能将正常情况解释为威胁,将小挫折看成绝望的困难。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与《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中神经质{neurosisrm)指神经过镦。

它是一种经历消极情绪状态的持久倾向。情绪不稳定性得分高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经历可能遇到的焦虑,愤怒,内疚,和抑郁这样的情绪。他们应对环境未知结果压力能力较差,更有可能将正常情况解释为威胁,将小挫折看成绝望的困难。他们通常是自我意识和害羞,并有可能难以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情绪不稳定性与低情商相关,包括情绪调节,动机和人际关系技巧较低。这也是“内化”精神疾病如恐惧症,抑郁症,恐慌症,和其他焦虑症(传统上被称为神经症)的一个危险因素。

神经科学入门必看书籍(每日一个专业知识科普)(1)

二、三种神经质态度

新精神分析学家K.D.霍妮认为神经质态度就是对他人神经过敏的态度。她指出人们有来源于三种基本焦虑的三种神经质态度:

神经科学入门必看书籍(每日一个专业知识科普)(2)

三、神经质的人格特点

①求生欲望过于强烈。

②内省力过强。

③将专注力指向生命安全,过分关注自身的体验或不适。

④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⑤常有不安全感,喜欢穷思竭虑。

⑥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

⑦过分追求完美。

⑧主观强求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⑨心情不好,不客观。

神经科学入门必看书籍(每日一个专业知识科普)(3)

四、神经质的生理原因

神经质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核心特征是具有负性情绪体验的倾向。高神经质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反应、更差的情绪感知和应对,因而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进而容易形成一系列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

因此,神经质成为精神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来自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脑的证据发现,高神经质个体心血管灵活性降低、HPA轴基线活动增强、EEG活动增大以及负性情绪引起的杏仁核活动增强,其中杏仁核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通路可能是整合多方面证据的关键。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知网,《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

图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