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掌握的10大技能(人类天生就拥有的特殊能力)(1)

人类天生就拥有的特殊能力,基础分类 | 分类的迷思 第一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653篇推文。

全文共2573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人类需要掌握的10大技能(人类天生就拥有的特殊能力)(2)

1 引言

200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家,丽莎-奥克斯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她的实验对象,是不到四个月大的婴儿。

丽莎教授在婴儿面前放置两台计算机屏幕,用来各显示一张图片;

每一组的两张图片上,都是非常可爱的、不同的猫咪;

每一组图片停留的时间是十五秒钟。

观察者需要记录婴儿们的视觉注意力停留在图片上的时间。

换句话说,实验的焦点在于,去记录婴儿们的大脑对于新鲜的事物,比如可爱的猫咪,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是多久。

随着前六组,共十二张猫咪图片的展示,婴儿们对图片的目光注意力时间在显著下降;

这说明,他们开始熟悉“猫咪”的形态,“新奇”度在逐渐下降;

接下来,丽莎教授开始悄悄地更换电脑屏幕上的图片,放入一只他们没见过的不同种类的猫咪,或一只狗。

有趣的事情来了,新种类的猫也好,狗也好,都是之前十二张图片没见过的“新奇”事物;

那么,这些婴儿的目光注意力会更加被哪个吸引?

或者说,

他们到底会对哪个更感兴趣?

第一个猜想,婴儿们停留在“新种类猫”和“狗”的图片上的时间,一样长;

这说明,婴儿的大脑发觉这两样“新奇”的东西,都是没见过,把它们都归类为“新的动物”。

第二个猜想,婴儿们停留在“狗”的时间上更长;

这说明,婴儿的大脑已经学会把“新种类猫”,和之前的猫做了相同归类,而把“狗”做了新的分类,因为它更“新奇”。(或者通俗地说,更没见过)

你觉得实验结果会证实哪一个猜想?

2 天生的能力

这是一个全新的系列推文,我称它为“分类的迷思”,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这也是“模糊谈判论”的第二个系列推文;

我们在第一个系列里,简单地打开了一个复杂的话题,“分类”;

人,是通过“分类”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通过“分类”,形成“知识”,是以“格物致知”。

分出“上”和“下”,然则理解“天”和“地”;

分出“黑”和“白”,然则理解“黑暗”和“光明”;

分出“前”和“后”,然则理解“过去”和“未来”。

这就好比,我们认识所有东西的方法,就是去“画一条线”,一条可以把两种不同区分开的线。

它将“天地”分开,它将“视野”分开,它将“时间”分开。

进一步说,我们将“分类”这件事,做得更加彻底;

生物学家,用“界、门、纲、目、科、属、种”来对这个世界的生物,做了更加细致的分类;

人,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那我们“分类”的能力是天生的吗?

回到文首的猜想里,实验结果证明,婴儿们关注“狗”的时间要显著高于“新种类猫”;

这说明婴儿已经在短短的前十二张图片中,学会了对猫进行“分类”,并成功识别出新的物种,“狗”。

要知道,四个月大的婴儿在这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猫或狗;

更值得思考的是,其实猫和狗的样貌并没有那么“显著”的区别啊;

它们都有四条腿,两个眼睛,一根尾巴,都是毛茸茸的;

但婴儿的大脑,却天生就具备自动分类的出色能力,捕捉到这是一只“新奇”而不同的动物。

3 分类能力

“模糊谈判论”的很多理论基础都和“分类”有关,所以我们不得不从“分类”这个看似和“谈判”没啥关系的话题聊起。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突然失去“分类”的能力会怎样?

当我们来到公司门口,看到头顶有一个“摄像枪机”的监控设备;

如果我们大脑里没有“监控设备”这个分类,或者没法对这个不认识的“新事物”分类,我们就会不知所措;

这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的?有危险吗?看着像把枪啊?不会伤害我吧?

再夸张一点,如果失去了“分类”识别能力的我们一觉醒来,就会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外星球上;

我们会对着“电视”沉思,

这是什么东西,里面住着人?

这些看似“必备且普通”的识别分类能力,从我们的婴儿时期,就开始发挥它们的作用;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分类”,从粗到细,从模糊到精确。

比如,先画一条线,区分植物和动物;

然后再精确到,花草和树木,猫和狗,鸟和鱼;

随着更加深入的能力形成,我们还会继续精确,比如再次区分,吉娃娃和拉布拉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鲨鱼和海豚等;

就植物学和生物学而言,这样的精细分类,我们可以说到天亮还不会结束。

当然,分类并不是越细越好;

那么,有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

分类到底该多精细呢?

或者说,

是否某一个程度的分类,是最优的呢?

4 三个分类

澳大利亚的默多克大学,有一位心理学教授,叫迈克-安德森;

他认为,人类对世界的分类,按照模糊或精细度,也分为三类,他们是,

超级类,基本类,从属类。

为了方便我们理解这三个类,我们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为“家族树”;

超级类,就好比家族树最顶端的父辈;

基本类,就好比家族树中间的我们这一辈;

从属类,就好比家族树底端的儿孙辈;

举个例子,假如我要给你指路,我告诉你,

朝右转,沿路到底,看到一个方形的、砖块结构的东西,上面还有一个长方形的门,四个窗户,一个门廊,花园里还有一个会叫的哺乳动物,毛茸茸长着尾巴。

你听了什么感觉?很奇怪,对吗?

因为,我在用超级类,也就是相对模糊的分类来跟你交流,自然很奇怪。

如果我用基本类来跟你说,我只需要这样,

右转到底,看到有狗的房子就到了。

那如果我们继续精细,用从属类来说呢?

右转,来到一个带着曼萨式结构屋顶的、哥特风格窗子、胡桃木大门的三层结构公寓,有一条贝加马斯科的公牧羊犬在门口。

你一样会觉得我脑子不太正常。

就算你是一个建筑学专家、或动物学爱好者,你也会认为这样的沟通没有必要。

所以,一般的生活中,基本类的分类习惯,是人最常用的。

那我们人怎么知道什么是基本类呢?

我们天生就知道。

还是回到我们小时候,一个四岁大的孩子,天生就有“特殊能力”来捕捉基本类;

根据迈克教授的研究,如果你问一个四岁大的孩子,

小牛宝宝如果放在猪圈里和小猪们一起长大,它还会“哞哞”得叫吗?还是会变成猪的叫声“哼哼”?

他一定会说“哞哞”。

如果你继续问一个五岁大的孩子,

如果一头长着满身刺的豪猪,趴在墙上,装成仙人掌的形状,那么它是变成了仙人掌,还是仍是一头豪猪?

他一定会说“还是豪猪”。

这就是孩子天生的“特殊能力”,他们可以找到生活中,最最重要的“基本类”分类依据;

我们既不会因为能力过于模糊而无法区分牛犊和猪仔,豪猪和仙人掌,也不会需要为此了解更精确的知识,就能加以区分;

这是我们人类的天赋。

5 小结

那么,在谈判的领域里,我们人类依然能够如此出色的用“基本类”的方式,恰当的做出分类吗?

或者说,我们这样的分类能力,是带给我们谈判优势了?还是反而让谈判更难了?

-

这里是“谈判思维”!

“分类的迷思 第一篇” 待续

--- 桔梗

人类需要掌握的10大技能(人类天生就拥有的特殊能力)(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