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我国最早的诗集,书中不仅记录着古人的婚姻爱情,抒发人生感慨,更蕴藏着一个生气勃勃的动植物世界。

《论语》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诗经》可以作为自然教材,增长自然知识,帮助我们认识鸟兽草木。本篇介绍《诗经》里的“”。

一、鼠

相(xiàng)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鄘风·相鼠》

鼠,哺乳动物,有田鼠、竹鼠、仓鼠等不同品种。家鼠与人类关系密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物,还会传播疾病,属于有害动物。

然而,在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和鼠有关的习俗和故事,“鼠”象征着机灵、狭义、生命力强,人们不仅将这种小动物人化,甚至将其神化。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1)

二、尨

舒而脱(tuì)脱兮,无感(hàn)我帨(shuì)兮,无使尨(máng)也吠。——《召南·野有死麕》

尨,即多毛狗,品种无法考证。狗由狼驯化而来,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2)

三、鹿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

古籍中的“鹿”一般是指梅花鹿。梅花鹿胆小而机警,通常结群活动。鹿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神兽,可以带来长寿和幸福。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3)

四、狐

有狐绥(suí)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cháng)。——《卫风·有狐》

狐,俗称狐狸,有赤狐、蓝狐、银狐、彩狐等不同品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狐狸最早被视为图腾、瑞兽,后来变成妖兽、妖精,现在既被看作妖精,也被当作狐仙、狐神。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4)

五、虎

不敢暴虎,不敢冯(píng)河。——《小雅·小旻》

,猫科动物,有“百兽之王”之称。虎象征着权势和力量,是中国早期的图腾之一。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5)

六、狼

狼跋(bá)其胡,载疐(zhì)其尾。——《豳风·狼跋》

,犬科动物,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狼是群居动物,狼群内有严格的等级。狼被视为“凶残”和“恐怖”的恶魔,而蒙古人将狼视作保护神。姜戎的《狼图腾》一书以狼为叙述主体,探讨了人与狼的关系。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6)

七、豺

彼谮(zèn)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bì)豺虎。——《小雅·巷伯》

,犬科,群居动物。外形与狼、狗相似,虽体型小于狼,但战斗力高于狼。豺适应性强,既耐寒也耐热,分布较为广泛,但数量较少。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7)

八、兔

有兔爰(huǎn)爰 雉(zhì)离于罗我生之初 尚无为我生之后 逢此百罹(lí)尚寐无吪(é)——《王风·兔爰》

兔,长耳短尾,后腿强健,以跳跃为运动方式。古代的白兔比较罕见,被视为祥瑞之兆。《诗经·瓠叶》诗云“有兔斯首,炮(páo)之燔(fán)之”,可见兔兔虽可爱,烹而食之也不错。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8)

九、熊罴与猫科动物

鲂鱮(xù)甫甫,麀(yōu)鹿噳(yǔ)噳。有熊有罴(pí),有猫有虎。——《大雅·韩奕》

熊罴,熊科动物,“罴”是熊的一种,可能是指棕熊。熊的视觉、听觉较差,而嗅觉灵敏,受到挑衅时易怒。

此处的“猫”并非家猫,而是指猫科动物里的猛兽。分布于我国的大型猫科动物除了东北虎、华南虎等,还有雪豹、华北豹(金钱豹)等。

诗经中的异兽:诗经里的动物世界(9)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感谢支持!


往期回顾

趣读 |《诗经》里的“动物世界”:鸟类,不只是“关关雎鸠”

趣读 |《诗经》“花卉”知多少

趣读 |《诗经》“乔木”知多少

趣读 |《诗经》“果蔬”知多少(上)

趣读 |《诗经》“果蔬”知多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