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董元奔
(唐高祖李渊时期的长安建筑)
藩镇割据、宦官干政和牛李党争是勒在中晚期唐帝国脖子上的三条绞索,在这三条绞索的共同发力下,帝国逐渐断气。但是在这三条绞索中,牛李党争只持续了四十来年;宦官干政现象从唐代中期开始出现之后,其破坏性基本上限于宫廷;而藩镇割据的萌芽从帝国前期就已经出现,它贯穿了帝国全过程,而且其破坏力逐渐从北方延伸到南方,从地方延伸到朝廷,加之牛李党争取胜者牛党的骨干也都兼任藩镇,因而藩镇割据对帝国的灭亡所起到的作用是致命性的。当然,本文谈藩镇割据,并非要弱化宦官干政和牛李党争对帝国的破坏作用,正是宦官干政和牛李党争在客观上推动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和发展。
纵观唐代近三百年的统治时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因循自身发展逻辑,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唐初至唐睿宗时期(618-712),道的虚设时期,道管不了辖区内的州郡事务;唐玄宗至唐代宗初期(713-764),道的实权化使藩镇在全国普遍设置;唐代宗永泰元年至唐灭亡时期(765-907),藩镇从割据,到通过党争控制朝廷,最终引发帝国灭亡。
(唐代前期皇帝太宗李世民)
一、道的虚设时期(618-712)
藩镇下辖一州、数州,最多可达二三十州,它带有军事性质,是军政一体化的地方机构,其长官称为节度使或防御使。
唐代藩镇割据现象有其先天“基因”,开国皇帝李渊本身就是隋代的藩镇,只不过那时候尚无藩镇这一名称。隋炀帝晚期,天下反隋势力此起彼伏,而东突厥又屡屡南犯,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兼晋阳宫监,作为河东诸郡(大约相当于今山西全境)的军政长官,独立自主抵御突厥人。李渊在河东的地位已非一郡或数郡太守可以相提并论的了,俨然就是后来的藩镇长官节度使。隋炀帝为隋代的灭亡找到了掘墓人!
唐朝前期,全国实行州(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到开元二十八年(758),全国设有三百二十八个州,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县。由于唐代的统治区域非常广阔,为了便于管理,唐朝前期把全国划分为十道,数十州为一道,道的长官称观察使,所谓观察使,无非就是监督辖区内各州行政,是皇帝的耳目,道并不能直接干预各州事务,道其实是虚设的。道的辖区之大相当于当年李渊在隋朝后期的辖区,李渊父子深知道拥有实权的危险性,所以虚设了道,这有利于中央集权,但是,虚设的道却也为日后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
在军事上,唐初以州为单位,实行府兵制,士兵战时为兵,休战时为民。府兵制使州的军事长官不能长期接触军队,加之州的区域不大,道又不能直接过问州务,藩镇形成的条件也就并不具备。
唐朝前期在土地制度上实行均田制,土地为国有,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府兵制能够实行的基础。但是到了开元初,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逐渐可以从土地上有限解放出来,从事手工业或商业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的土地兼并现象遂死灰复燃,且愈演愈烈,均田制走向瓦解。均田制的瓦解宣告府兵制难以实行,唐玄宗遂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即军人职业化。募兵制有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但是固定的军事组织客观上使州郡长官成为地方军政集权者,这是藩镇能够登上历史舞台的军事组织基础。
唐朝前期,中原地区统治稳定,但是不断进行的扩边战争使边疆地区相对动荡。为了加强边疆防务,唐朝前期,在府兵制尚未瓦解的前提下,皇帝除了派朝廷直接控制的卫军轮流驻防边境,还允许边境州郡设立规模不大的常驻军。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为防范吐蕃入侵,朝廷设立凉州都督(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也称河西幕府,这是唐朝的第一个幕府(藩镇)。数月后又设置幽州(范阳)藩镇。这些都为日后北方边疆藩镇首先起兵作乱创造了条件。
总之,唐玄宗开元时期之前,无论各州郡行政长官是否拥有或拥有多大军事管理权,由于道是虚设的,各州郡辖区狭小,力量薄弱,不足以抗衡朝廷直接指挥的总数一度达六七十万的皇家禁军、京师戍军和派驻地方的卫军,因而藩镇割据现象还只是处于早期酝酿之中。
(唐玄宗像)
二、藩镇成制时期(713-764)
藩镇的大量出现和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跟边疆防务和道由虚设转为正式一级地方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唐玄宗开元年间,帝国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前朝,人口近五千万,是唐初的两倍以上,疆域也达到最大,唐帝国有必要强化地方政府的权力,以有效治理各地。
鉴于唐朝前期边疆州郡的军政有限一体化措施在稳定边疆统治方面所产生的明显效果,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把原来的十道改为十五道,道的长官由观察使改为采访处置使(后称观察处置使),观察处置使不再是虚职,它拥有对辖区内所有州县长官的行政处理权,可以直接对政绩不佳的州县长官予以免职。一道的辖区少则数州、十数州,多则二三十州,范围非常广阔。而随着募兵制同时取代府兵制,各州所拥有的固定的军队也就逐渐由道的观察处置使统一掌控。藩镇出现的条件已经具备。
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在北方边境和南方边境广泛设立藩镇(节度使),到“安史之乱”前,北方已经有十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和岭南节度使。
为了整合边境力量以抵御突厥和吐蕃的内侵,唐玄宗还常常委派一人兼任数个藩镇的节度使,比如安禄山就兼任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管辖范围包括今山西、京津冀及辽宁南部,跨长城南北,直接威胁到长安、洛阳等帝国京畿地区两大政治中心的安全。地方军政权力的集中势必引起野心家的铤而走险,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举兵叛唐。
“安史之乱”前期,叛军进军顺利,为了抵抗叛军,朝廷在叛军占领区和进攻区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广泛设置节度使、防御使等大小藩镇,后来又进一步放手在全国各地设立藩镇,授予各个地方以军政自决权。由于安禄山叛军席卷了半个天下,早先的一些道的界限被打破,在朝廷新设的藩镇中,早先拥有对辖区内州县长官管辖权的道的观察处置使自然就成为大的藩镇,而中小规模的藩镇达到数十个。
历经八年战争,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安史之乱”总算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帝国的国势也一落千丈。为了迅速平息战乱之后的全国混乱局面,宝应二年唐代宗继位后,即对尚有一定军事实力的投降的原叛军将领采取安抚措施,把早先安禄山三个藩镇辖区分为大约十块,任命他们分别做节度使,当然,朝廷这样做,另一原因是朝廷已经精疲力竭,无力解除这些叛将的武装。同时,对其他在镇压叛乱过程中有功的将军,朝廷也大多任命他们为节度使。至此,全国被分割成一个又一个大小藩镇。大唐帝国似乎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北方是“安史之乱”的策源地,中原地区一度是叛军的占领区,叛军将领战后又都回到这些地方任节度使,因此,唐代宗时期,北方和中原地区的节度使大多不完全服从朝廷管理;而原安禄山辖区的节度使甚至世袭化,还拒绝缴纳朝廷赋税,俨然就是独立王国。当然,南方节度使在这一时期大多还是接受朝廷管理的。
(风雨飘摇的中晚唐)
三、藩镇割据时期(765-907)
“安史之乱”因藩镇而起,战后却全国藩镇化。由于朝廷对藩镇的控制力南北有别,而藩镇又有大有小,所以唐代宗中后期,北方藩镇陆续背叛朝廷,并进行兼并战争。在此后上百年时间里,这种趋势逐步由北向南扩展,帝国像垂死的庞然大物一样逐步走向死亡。
藩镇割据促使唐王朝灭亡,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个别藩镇“试水”阶段。
“安史之乱”后第一个叛唐的藩镇是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突然率领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少数民族武装约三十万人发动叛乱,不久,叛乱为大将郭子仪平定。
接着是相对严重的“建中之乱”。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死,其子李惟岳宣布世袭,唐德宗组织周边节度使发兵征讨,李惟岳被杀。朝廷宣布把成德藩镇领地瓜分给参与镇压造反的各节度使,但在瓜分过程中出现纠纷,引发泾源节度使朱泚叛乱并称帝。叛乱虽被平息,但是藩镇世袭现象却为全国各地节度使垂涎,此后,藩镇叛乱遂不分北方和南方,且成为常态。
其次是藩镇借牛李党争频繁叛乱阶段。
元和元年(806)唐宪宗正式继位后,大规模讨伐拥兵自重的藩镇,数年间先后讨伐了西川节度使刘朋、镇海节度使李琦、魏博节度使田兴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算是成就了“元和中兴”。
唐宪宗平定藩镇的战争虽然打击了一批藩镇的野心,但是却也使藩镇割据理念深入人心。唐宪宗死后,从唐穆宗至唐懿武时期(821-846)这五十多年中,藩镇造反事件从未绝迹,大的事件有:长庆元年(821)卢龙兵变,唐武宗会昌四年(844)泽路之变,等。而这一时期也是牛李党争时期,牛李党争实质是藩镇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一种形式。各藩镇跟牛李集团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利用,藩镇呈现出进入朝廷主持朝政的趋势。
最后是割据藩镇控制朝廷阶段。
地方藩镇和牛李集团的斗争和勾结大大削弱了皇帝对朝廷的控制能力,而随着牛李党争在唐武宗(840-846年在位)末期的结束,牛党骨干不仅做地方节度使,还控制了朝廷。为了平衡朝廷,唐代后期的几位皇帝加大了唐德宗时期就开始的对宦官的重用力度,宦官直接进入朝廷中枢。唐宣宗以宦官为馆驿使,取代监察御史行使最高监察权;唐僖宗任用宦官田令孜代理自己批阅卷宗,任免官吏,权力俨然超越了宰相。唐宣宗之后,南方各主要藩镇效仿北方藩镇,纷纷自立,杨行密、董昌、钱缪等相继成为南方的割据政权,而朝廷几乎无兵可以围剿。
天下实质上已经解体了的局面使老百姓受到的伤害最大,从而引发了黄巢农民大起义。广明元年(881)冬,黄巢攻破长安,唐朝中央政权瓦解。黄巢起义军因部将朱温降唐而失败,朱温成为宣武军节度使,控制了中原地区,后来又控制了朝廷。但那时候,唐朝皇帝所能控制的版图已经有限,天佑四年(907),朱温干脆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终结,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帝国走向灭亡)
细察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史,其起源于唐代的藩镇“基因”——开国皇帝李渊为隋代藩镇。开元盛世麻痹了唐玄宗,他没有吸取李渊灭亡隋朝的历史教训,也忽视了繁荣的面纱下所潜伏着的巨大的社会危机,盲目发展藩镇政治,亲手断送了大唐盛世。号称三百年国祚的大唐,其藩镇纷争和藩镇割据时期就占了近三分之二。导致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固然是藩镇割据、宦官干政和牛李党争,但是其标志性事件无疑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不仅使大唐帝国由盛转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有汉唐宏阔开放时期走向宋代以后逼仄内敛时期的转折点。藩镇割据是“安史之乱”的起因和结果,藩镇割据看似缓慢的发展进程其实是“安史之乱”酝酿、发生和后续效应的过程,可以说,藩镇割据和“安史之乱”是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一个大事件的两种表现形态。
(作者摄于2019年8月书斋)
【作者简介】董元奔,1971年生于苏北,传统文化学者,网络知名作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知名辅导工作者。学业主攻唐宋文学,兼涉文史哲诸领域。
【说明】正文插图来自头条免费图库。
(编辑:董尧、霜婵、丰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