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有着完整详细的游戏规则,在网杀里由系统进行判定,准确且毫无感情可言,但在面杀中可就不会这么严格的执行每一条规则了。

尤其是在三国杀问世的初期,作为开启了国产桌游热潮的领军之作,以实体卡牌进行游戏的玩家数量远超如今,规则的执行与否均由玩家自己决定,人情味更浓。

三国杀武将技能全部介绍(面杀时代有哪些奇葩设定)(1)

面杀现场

但每个人对待游戏的态度不同,对规则的理解比较主观,导致了“十里不同规”的局面,因此出现了一些违背规则的奇葩设定,至今回想起来仍觉有趣。

体力流失等于受到伤害

三国杀中的掉血方式共有体力流失、受到伤害两种,主要是用作某些技能的触发条件,其中属体力流失最为特殊,没有伤害来源不进行任何结算直接扣除相应体力值。

三国杀武将技能全部介绍(面杀时代有哪些奇葩设定)(2)

贾诩

但在面杀中无法直观的表现出两者的区别,因此绝大多数玩家对此都没什么概念,将其混为一谈,贾诩发动乱舞,那些手中没杀将要失去体力的角色同样可以发动常规卖血技。

郭嘉遗计荀彧节命,连夏侯惇都能在乱舞中刚烈贾诩,结算非常混乱,而界黄盖也乘此东风成为最强卖血将,一血稳定三牌,强度放到今天的游戏环境里仍是一线。

“先辅”版铁索连环

铁链的效果是将一名玩家所受到的属性伤害,传导到与其相连的每一名角色身上,效果是一次性的,伤害结算完毕后就会消失,在面杀中的表现形式为武将横置。

三国杀武将技能全部介绍(面杀时代有哪些奇葩设定)(3)

锦囊铁索连环

不过这点效果比起民间版本的铁索连环就完全不够看了,所有横置武将的命运被紧紧相连,其中一人受到任何形式的伤害,其他链接的角色也会受到等量的伤害,一人吃桃,大家一起回血,类似于戏志才的先辅效果。

三国杀武将技能全部介绍(面杀时代有哪些奇葩设定)(4)

戏志才

甚至于摸牌与弃牌也是共享的,吕蒙屯个几轮出张杀,拆迁能力比甘宁还猛,不过最变态的还是效果一直存在,只能被另一张铁索连环解除。

拼点中A比K大

三国杀本质上是一款卡牌游戏,也许是为了丰富游戏机制,沿用了传统扑克牌中花色与点数的设定,在绝大多数扑克的玩法中,都是K最大A最小,网杀中的拼点也是如此。

三国杀武将技能全部介绍(面杀时代有哪些奇葩设定)(5)

太史慈拼点K比A小

不过可能是受德州扑克或斗地主,以及某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扑克玩法的影响,代表Ace(至尊)的A比代表King(国王)的K还要大,一些面杀玩家在拼点时会认为2才是最小的一张牌。

不喊武将台词不能发动技能

武将台词触发频率最高的地方便是在发动技能时,本来只是游戏中增加体验感的一个附加设定,却在面杀里成了技能生效的前提,无法正确的喊出台词便视为发动失败。

三国杀武将技能全部介绍(面杀时代有哪些奇葩设定)(6)

郭嘉遗计台词“咳……咳”

不过标风时代的武将也就那么二三十位,记清所有的武将台词倒也并非难事,只是这种行为太过中二,现在对郭嘉咳嗽两声赶紧摸两张牌的搞笑行为还记忆犹新。大家还见到过哪些因不熟悉规则而出现的奇葩设定呢?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夜来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