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采血的准确位置(桡动脉采血三法一技巧)(1)

桡动脉采血法操作简单、安全、实用,护士容易掌握,临床上使用状况良好,而且由于操作时间短,对新生儿损伤小成功率高,血标本溶血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中, 为明确诊断、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采集血标本。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 采血的针头又相对较粗,采血难度较大,加之新生儿哭闹,容易造成采血失败或是采集的血量不足或是溶血。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给新生儿采用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采血量不足、血标本溶血被退回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将相关经验分享如下。

一、穿刺前的准备

1、物品准备:一次性采血针、采血试管,消毒物品。

2、穿刺人员:工作时间两年以上的护士

3、核对患儿,协助取合适体位。

二、选择血管及穿刺技巧:三法一技巧

方法 1:目测法

患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紧穿刺侧手掌,掌面相上,待患儿自然握拳,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食指置于穿刺点处绷紧皮肤。

其余三指放置患儿手掌背侧托于腕关节处,使之仰伸 35—45 度,掌面相上,手腕掌侧外四分之一处有一隆起即为桡动脉。

右手执采血针与皮肤成 15 度角,在手腕掌侧第二个腕横纹处穿刺,见回血连接试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方法 2:触摸法

患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紧穿刺侧手掌,掌面相上,右手触摸手腕掌侧外侧,摸到的搏动处即为桡动脉,选择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右手执采血针与皮肤成 15—20 度角进行穿刺,见回血连接试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方法 3:三点一线定位法

患儿食指外侧缘(靠近拇指侧)向近心端延长线作为 A 点,再向近心端做延长线为 B 点,在 A 点和 B 点连线与腕关节附近第二腕横纹交叉处作为 C 点,在 C 点 15—20 度穿刺进针,见回血连接试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技 巧

腕部下方垫棉垫使手腕仰伸约 45 度,左手大拇指腹在腕横纹处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度使局部皮肤变苍白,按压时间 2 秒,反复 2~3 次,桡动脉逐渐充盈显露。

在动脉最明显处作环形消毒,在血管正上方以 15 度角进针,见回血连接试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三、桡动脉采血八大优点

1、桡动脉采血,新生儿不用打开包被,体位随意,不因而哭闹扭曲身体滑针,可以顺利进行穿刺,时间短,操作后容易压迫止血。

2、新生儿桡动脉位置表浅,腕部力量小易固定,可一人操作,采血时间短,成功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抢救赢得机会。

3、桡动脉采血,只需露出前臂,不需穿脱衣服,穿刺暴露部位小,不易引起新生儿体温搏动,可在辐射台操作。

4、使用暖箱的患儿,只需将箱门打开,用被服遮盖患儿即可进行操作。

5、对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的患儿,由于桡动脉在上臂无须过多暴露患儿,随时可以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采血完毕按压时间延长。

6、桡动脉附近无重要的血管和大神经,皮下脂肪薄,周围软组织少,对新生儿造成的损伤小,不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

7、桡动脉采血,止血相对容易,不易形成血肿,合并症少。

8、桡动脉采血,简便、安全、快捷、有效,尤其对危重患儿和静脉采血有困难的患儿意义更大。

四、桡动脉采血七个注意点

1、严格无菌操作,采用 0.5% 碘伏消毒,一次性采血针使用前要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及效期。

2、进行桡动脉穿刺时,针头进入动脉后,因患儿哭闹引起血管痉挛收缩,不能马上见到回血,需稍待片刻可见血液流出。

3、皮肤消毒范围大于 5 cm,采血完毕针眼处立即覆盖瓶口贴,以操作者左手拇指指腹沿桡动脉走向按压止血 5-10 min。

4、采血时要细心,动作轻柔,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对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不良的患儿压迫时间应延长,防止出血和感染。

6、拔针后针眼按压一定要准确,力量有效,时间充足,至穿刺点无渗血为止。

7、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血标本,一般先注入血培养瓶,其次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管,动作准确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