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远古时代,关于尧帝求贤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许由洗耳”的故事了。

相传,尧舜时期,河南阳城有个叫许由的贤者,他德高望重,学富五车,却甘于清贫。在尧帝统治期间,许由带领许姓部落在今天颖水区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等地区活动。后来,这个地区就成了许国的封地,许由也因此成为许姓的鼻祖。

尧舜禹禅让传说反映的历史事实 许由认为受辱而至河水洗耳(1)

相传,尧帝听说了许由贤德聪慧,清高大志,便派人求贤,欲禅让帝位。许由说:“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禄位;纵情游闲,以求安然无惧,非贪天下”。

尧帝得知许由不轻移其志,便亲自登门拜访,当面诚心地向许由表示了欲禅让自己的帝位给许由。许由依旧坚辞帝位不就。他怕尧帝再来扰乱他清净的生活,便隐姓埋名,来到了颖水北岸的箕山,下田耕地,做起了一名农夫,表示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

许由听到这番话,想到即便是王位,自己尚且坚辞不受,更何况是九州长。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便匆忙地来到颖河边,用瓢舀起清水来洗自己的耳朵,表面自己不想听到这类话。

此时,恰好另一位大隐者巢父牵着一头小牛来河边饮水,他发现了正在舀水洗耳的许由,感到很奇怪,便问许由怎么回事?

许由回答说:“尧帝又派人来邀请我去做官,那些俗言俗语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我来河边好好地清洗一下耳朵。”

巢父听完许由的话,冷哼一声,讥笑道:“既然你对尘世的俗言如此不屑一顾,又为何不搬到荒芜人迹的地方去?如此一来,谁也不会认识你、评论你,更没有人用俗言来侮辱你的耳朵。你到处隐居,岂不就是为了落个好名声?你憎恶俗人的语言玷污了你的耳朵,我还讨厌你的耳朵玷污了河水呢!”巢父说完,就生气地牵着牛犊去上游饮水去了。

许由听到巢父的讽刺后,万分羞愧涌上心头,于是,他将瓢挂在颖河南岸的崖壁上,逃到了箕山无人烟的地带,夏天在树上休息,冬天就移居到洞穴中,饿了就采摘野果吃,渴了就去河边饮水。他去世以后,就葬在箕山之巅。所以,人们也把箕山叫做许由山。

尧舜禹禅让传说反映的历史事实 许由认为受辱而至河水洗耳(2)

后代的人们非常仰慕许由的清高,便把颖河南岸许由洗耳挂瓢的地点,取名“许由洗耳处”,并在那里搭起一座高台,叫做“洗耳台”。

人们也很怀念巢父,于是把他牵牛犊饮水的小溪叫做“犊水”,这就是今天地处河南禹州、发源于具茨山脉(始祖山)的颖水支流——犊水河。

许由、巢父这两位上古的大隐者,虽然没有执掌天下,也没有出将入相而大展雄才,但是,历代文人墨客、仁人志士都敬佩他们的超然于物外、无欲无求与淡泊宁静的心态。


史家之韵——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