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汉,公元前140年。

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出生在了平阳公主的家中,然而他的母亲却只是公主家中的一个仆人,父亲则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卑微官员。

这个婴儿就是曾荣获古代武将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封狼居胥的英雄少年霍去病!

这时的汉武帝刘彻刚刚继位两年,单从这一点来看,霍去病的命运或许与汉朝的辉煌与腾飞并不会有什么联系。然而就是十六年后的少年英雄霍去病,肩负起了抗击匈奴并打通河西走廊的艰巨任务!

由丑小鸭向白天鹅的成功逆袭!

这个出生在平阳公主府中的一个普通婴儿霍去病,他的身份与地位看上去微乎其微,似乎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后来由于他的姨母被汉武帝刘彻选中当上了皇后,霍去病也因此顺理成章的由一个普通仆人的孩子,成为了家世显赫的皇亲国戚。

匈奴为什么封狼居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

他的舅舅则是汉帝国抗击匈奴的黄金大将卫青,因而就此拥有万千财富的霍去病,原本可以尽情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大好生活,但他却偏偏喜欢上了刀枪剑戟。他从小便刻苦习武,每天跟着卫青学习骑射,并在雨林荒漠中摸爬滚打。

一天汉武帝在爱将卫青的伴随下,来到了训练营观看帝国将士们的日常训练!结果正好碰见了自己的这位外甥霍去病在训练士兵。汉武帝刘彻看到了霍去病的矫健身手,更是对他疼爱不已。他建议霍去病好好钻研下古代的兵法,未来像卫青一样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大将。然而,霍去病却对刘彻辩解道:“打仗是要随机应变的,不能把死学古人的兵法,理论不应该重于实践。”霍去病的言语条理以及其思维敏锐,让刘彻觉得他少年老成,是个做将领的好苗子。

霍去病的一战封侯!

此时的刘彻自张骞出使西域归来之后,便想要迫不及待的打通河西走廊这一通往西域的大门,再加上每年来自匈奴边境的骚扰与掠夺,汉武帝刘彻早已对匈奴人恨之入骨。

经过了汉朝皇帝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汉帝国的综合国力得以飞速发展。面对着匈奴人的常年挑衅,汉武帝最终下定了全面反击的决心。从公元前129年开始,他先后对匈奴发动了数次战争,从而消除了匈奴骑兵对汉朝都城长安的威胁,但这还远远不够,汉武帝想要的是彻底击败匈奴并夺取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汉武帝刘彻知道,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充满困难的。河西走廊也远离中原的人口密集区和主要的交通干线,对于战争的后方补给也是一项重大难题。再加上匈奴骑兵的作战方式灵活多变,突然性强,这让习惯两军正面抗击的汉朝军队猝不及防。

匈奴为什么封狼居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2)

公元前123年,大将卫青带领10万兵马与匈奴王朝的主力军展开对决。年仅17岁的霍去病也跟随舅舅,以骠姚校尉的军衔随队出征。在这次与匈奴人的战斗中,舅舅卫青所率领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死伤惨重。然而年少有为的霍去病,却只身带领800骑兵深入匈奴内部,杀了敌人一个搓手不及,立下了赫赫战功。

也正是这次战役,引起了汉武帝的高度重视,霍去病一战封侯,被汉武帝赐封为“冠军侯”。年轻气盛,骁勇善战的霍去病也因此一战成名。这位不受兵法束缚,又不按常理出牌的轻兵奇袭战术,正是汉武帝刘彻所想要的。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经过上一次的战役之后,汉武帝内心便更加坚定了兴复汉室,打败匈奴并牢牢控制河西走廊的战略意图。因此,刘彻决定对匈奴发起河西战役。首战大胜的“冠军侯”霍去病,成为汉武帝突击匈奴的最佳人选。

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带领着众将士们来到了雪花飞扬的乌鞘岭上,手里拿着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所带回来的河西走廊地图。霍去病的前方没有尽头,直至彻底征服匈奴为止。

匈奴为什么封狼居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3)

霍去病带领着身后一万名精兵悍将,飞速转战六天,先后荡平了匈奴人五个部落。拒绝归降的人,便用武力征服;选择归降的人,则对其进行安抚。随后,霍去病穿过匈奴人放牧的草场,继续向前征战了近五百公里,斩杀了匈奴折兰王与卢胡王两名头目,灭敌数近乎达到了万人。防不胜防的休屠王和浑邪王,只好带领着手下的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霍去病乘胜追击至河西走廊的西段敦煌,才收兵回朝。这是霍去病轻兵奇袭战术的首次大规模实验,结果大获全胜。年轻的将领霍去病,完全按照自己的战术理论,独自指挥一批精兵劲旅,打出了一场完美的游击战。

霍去病凯旋而归,但是汉武帝仍然心有遗憾。刘彻连夜把霍去病召进宫中,两人商谈了一夜。此次河西作战尽管打入了匈奴境内近1000公里,汉军贯穿至整个河西走廊,但却只有平推,没有对其周围的匈奴人造成威慑,休屠王和浑邪王也逃之大吉,没有做到围歼匈奴主力军的根本目的。因而就在这次讨论中,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成型了,这就是第二次河西之战!

匈奴为什么封狼居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4)

为了诱惑敌人,老将公孙敖率军从前面进攻匈奴,以起到分散匈奴注意的作用,而霍去病则负责绕道突袭匈奴后方。于此同时,刘彻还领博望侯张骞与郎中令李广,分别率领一路兵马切断匈奴援军的路线。若是此计划能顺利执行,霍去病与公孙敖便能在河西走廊成功会师,以此形成东西夹击的局势,进而彻底铲平休屠王与浑邪王的部落。

三个月后,汉武帝下令众将领按找预定计划,对匈奴发起进攻。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役在数千里外的广阔地带展开,霍去病带领着严格选拔的精锐骑兵向西北挺进,蜿蜒辗转了一千公里之后,他成功的绕到了匈奴军队的后方。到达既定位置的霍去病却迟迟没有等到,在大漠中迷失方向的公孙敖部队,这使得霍去病的突袭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面对他的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搬兵回朝、无功而返,另一个则是孤军奋战,继续突袭。最终年轻骁勇的霍去病选择了后者,仅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突袭匈奴的重任。辽阔的草原之上,霍去病与将士们整装待发,一时间寂静的荒野上顿时传来了战马的呼啸声与杀喊声。匈奴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严密防线的背后竟然会遭到突袭,惊慌失措的匈奴主力军,根本无法对霍去病的骑兵做出有效的拦截,因而便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河西之战胜利后,霍去病带领的军队接手了这片匈奴人饲养战马的肥沃草原山丹。至此,汉朝也便拥有了理想的战马繁育地。高原肥沃草原上孕育出的战马,要远远优于中原地带所培育出的战马,而落败的匈奴人只能拱手让出这片辽阔草原,落魄而逃。

匈奴为什么封狼居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5)

汉武帝得知消息后大喜,下令为霍去病进行表彰并要为其修建一座豪华的府宅,然而霍去病却上奏汉武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句话也便就成为了流传后世的千古名言。

封狼居胥

河西走廊上发生过两次汉匈大战后,这也让匈奴人对汉朝刮目相看。失去对河西走廊控制权的匈奴王朝气急败坏,愤怒不已的匈奴单于打算召回并除掉浑邪王和休屠王,得知风声的浑、休二人,决定投降汉朝。

得知消息后的汉武帝担心诈降,犹豫不定、思考再三的他下令派出霍去病前去收降。即使浑邪王和休屠王两次战败,但他们手中仍然有着数以万计的兵马,而且他们的归降地点远离中原,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面对惊心动魄与剑拔弩张的受降场面,霍去病淡然自若地驾马走到浑邪王面前,并向军士下令斩杀将要逃跑的匈奴士兵。震惊不已的浑邪王,只能交出佩刀归附大汉,从此河西之战也便落下帷幕。

经过河西之战后,河西走廊的控制权也落到了汉武帝手中,汉匈战争的攻守态势也因此发生了逆转。然而北撤的匈奴确并没有臣服。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河西之战的战果,令卫青与霍去病带领大军向匈奴发起了规模最大的“漠北大战”,直取匈奴单于的总部。霍去病所率领的部队在全歼匈奴主力军之后,便一路向北直接杀到了匈奴人的圣地“狼居胥山”,并使大军再此进行了祭天的仪式,此举后来被历史称之为“封狼居胥”。

匈奴为什么封狼居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6)

至此之后,匈奴再也没有实力对汉朝发动大规模的作战。这一年,年轻的霍去病刚刚二十二岁。

霍去病的贡献!

霍去病的北攻匈奴,使得华夏的版图上从此有了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县,而河西走廊也正式得归入到了汉朝的控制范围内,至此汉朝也便正式打通了通往西域的大门,使得西域的汗血宝马、鸵鸟、石榴、狮子等动植物出现在了中原的阔土之上。

军事上,他切断了源自匈奴王朝长达几十年的欺凌与压制,为汉朝建立起来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使得汉帝国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肥沃草原,为其源源不断的培育着优良的战马。

经济上,河西走廊一带因其具备黄河的水源灌溉,水草丰美,这里的粮产也是帮助了内地度够了汉宣帝时期的大饥荒。然而对于文明后世的“丝绸之路”也将从这里雄起,通过这条安全的通道,曾有无数的货币流入中原,极大地带动了内地经济的腾飞。

文化上,促进了中西文明的融合与交汇,在此后的贸易往来中也使得了中原文化源源不断的被传输到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

收笔:

公元前117年九月,年仅二十三岁的霍去病因病去世,他辉煌而又短暂的一生,就像星空中一颗灿烂的流星,刹那间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历史与后世却永远得记下了这位功臣。

汉武帝刘彻悲痛的用厚礼埋葬了自己的这位爱将,还把他的墓修成了祁连山的样子。

匈奴为什么封狼居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7)

我们在如今的兰州市,依然还可以见到霍去病的巨大雕像。后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永久纪念这位征战河西的少年英雄——霍去病!

这是他一生的荣耀,他也对的起他“封狼居胥”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