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是原罪原创是底线(抄袭上瘾作弊者)(1)

“复制 黏贴”,看到这个词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会心一笑。但令人乍舌的是,创立26年之久、把“国潮”二字常挂嘴边的太平鸟(603877.SH),也深得其“精髓”。

“双十一”前夕深陷数起“抄袭门”

10月25日,微博认证为时尚博主的大V、原创设计小众服饰品牌@SOS_SEAMSTRESS愤而发文怒斥太平鸟抄袭。除了材质外,甚至扣子的位置都一模一样,但价格却高出六倍之多。

抄袭是原罪原创是底线(抄袭上瘾作弊者)(2)

其他小众品牌看到报道后也坐不住了。另一原创品牌MostwantedLab在微博PO出对比图,指责太平鸟的抄袭行为——袖身条纹不对齐反而售价贵一倍。

抄袭是原罪原创是底线(抄袭上瘾作弊者)(3)

以“太平鸟抄袭”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可得到超过60万条相关结果。

今年2月,艺术家谢凸曾发布微博表示,太平鸟与大理寺日志以及李灿森联名的项目中,视频和插画抄袭了自己的作品,但沟通无果。

时隔一个月后,太平鸟曾推出与视觉艺术家Joshua Vides的联名系列产品,却遭到了该艺术家的侵权控诉。对此,太平鸟回应称,该艺术家所述不全面、不真实、不准确,已严重侵犯太平鸟名誉权。但随后闪电下架相关产品。

太平鸟CEO陈红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快时尚更像‘快速借鉴’”,并借用Virgil Abloh的“百分之三原则”——只需要修改百分之三,便可以让某个东西看上去既熟悉又新鲜——来表达自己对“借鉴”的理解。

营销换业绩?终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抄袭可能一时爽,但一直抄,绝不会一直爽。从太平鸟这几年的经营状况来看,很难算得上是“躺着赚钱”。据公司前不久披露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太平鸟第三季度总营收23.94亿元,同比增长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24.66%。虽然营收一直保持长期正增长,但公司从营收、归属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方面来看,同比增长率的增速均在大幅放缓。

抄袭是原罪原创是底线(抄袭上瘾作弊者)(4)

对于第三季度的利润下滑,太平鸟承认是因为收入增速放缓所致。同时公司25周年庆、品牌宣传、设计研发以及河南灾情捐赠等费用支出增加,导致净利润降低。

在财务报表上的增收不增利,往往代表着公司高营销投入的策略。从销售费用上看,太平鸟2021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高达26.71亿元,占前三季度总营收比例的36.05%。而与太平鸟总市值相仿的森马服饰,其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21.25%。

销售费用高企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利润率。财报显示,太平鸟的毛利率常年保持在50%以上,但净利率却一直在7%左右徘徊。

期间费用中的另一数据,太平鸟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0881.28万元,而公司中报披露的研发费用为6845.13万元,即太平鸟在第三季度用于研发的费用为4036.15万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614.64万元,增幅为54%。

抛出巨额的销售费用,在今年“双十一”,太平鸟的业绩毫无悬念地迎来爆发。天猫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下午5点,太平鸟旗下太平鸟男装成为中国男装品牌预售和第一阶段尾款“双料冠军”。

不过,亮眼的成绩和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背后,是太平鸟连续陷入一连串“抄袭”风波的尴尬。这对于志在打造“国货之光”的太平鸟而言,绝非一桩好事。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姚林青曾指出,“国潮”不仅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更需彰显中国情怀、中国自信。

而像素级的复制与抄袭,则是对“国潮”最大的伤害。

记者 李秋捷 实习记者 陈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