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蜡梅花,不仅因为它和年节喜庆相连,对于我家小园的这株蜡梅花,它更是和友谊连在一起的。

盛开的梅花故事(晨读有故事的蜡梅花)(1)

  一进入腊月,蜡梅花开的季节就快到了。西北风一吹,蜡梅树叶子纷纷飘落,修长的蜡枝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花粒,随着天寒地冻雪花飘飘,花苞逐渐一点点变大。满天星般的蜡梅树上的蜡黄色花苞,迎着风雪开始绽放出散发着浓香的花,呼唤着红红火火的新春。

  我喜欢蜡梅花,因为它是与风雪与严寒俱来的。我小园里种有多种花木,即使冬天开花的花木,一到冬天,必须统统移入室内,只有蜡梅花昂立风寒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我喜欢蜡梅花,因为它又是和欢庆祝福连在一起的。蜡梅花开时,正是新春来临之时,家家户户置办年货时,总忘不了买一束蜡梅花,与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一起抱回家。

  我喜欢蜡梅花,不仅因为它和年节喜庆相连,对于我家小园的这株蜡梅花,它更是和友谊连在一起的。我儿子田英人还在上小学时,市少年宫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让上海市区、朱家角和香港的小朋友结对子,进行“小鬼当家”活动。三个小朋友同住我家,共同生活,从吃住穿行到学习全是他们计划安排。他们第一项“小鬼当家”活动是种一棵友谊树,种什么树呢?朱家角的小朋友提议种蜡梅花,理由是他家有一棵,过年时开花可香呢。于是,儿子让我带他们先去买树,那是二十多年前,市区里花鸟市场很多,我家百米外就有一个花鸟市场,恰好有蜡梅花树苗卖,三个小鬼自己挑选,自己用积攒的压岁钱买。从花市买来后,三个小鬼挖土种树浇水,并在树下共同许下美好的心愿。从此以后,小园里就多了一棵蜡梅花树,更多了一份其他树木花草无法比及的愿景。

  到儿子上中学时,他就读的交大二附中,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外学生联谊活动,邀请美国旧金山中学生到交大二附中,与二附中学生举行结对互学友谊活动。与我儿子结对的是与他同龄的金发蓝眼的陆一磊。那天,儿子把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孩子一领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先为小园的蜡梅花树培土浇水,并让我把他们培土浇水的情景拍下来,由陆一磊发给他在美国的父母看。以后一周时间里,我儿子田英人和陆一磊去南京路逛外滩,到城隍庙逛豫园吃小笼包,在富有中国味的年货摊前,感受中国年的欢乐气氛。在浦东登东方明珠塔俯览上海全貌时,这个美国中学生直呼,上海太美了。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与往年一样,又把蜡梅花树抬进室内,边看蜡梅花开边闻着浓郁花香,边包饺子包圆子。陆一磊这个美国孩子第一次见到饺子和圆子,也第一次包饺子,开心极了。他和我儿子还各把中美一元硬币包进了饺子里。看谁能吃出来。巧了,陆一磊吃出了人民币,儿子吃到美元。大年夜,饺子热气腾腾,大红福字喜气洋洋,蜡梅花艳丽浓香。吃年夜饭时,陆一磊收到他爸爸从大洋那边的来电,他在电话中开心地讲他包饺子、吃饺子过中国年的情景。他对父母说中国人对他非常友好,在上海很开心。这个大年夜,我们和陆一磊的父母,隔着大洋时空,在蜡梅花下共庆美好的中国新春。

  陆一磊回国后,他的父亲专门给我们写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并赠送了饰有旧金山城徽的旅行帽以及其他礼品,并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友好表示祝贺和感谢,希望中国不断发展和繁荣强大,中美友谊万古长青。

  这之后,应邀参加上海写作中心写作的美、法、保加利亚、德国等多国作家,由上海作协安排到我家作交流访问时,在小花园里听我讲了蜡梅花的故事后,他们也纷纷培土浇水。虽不是过年也不是花开时节,却在蜡梅花树的年轮里,珍藏进了国际民间友谊交流的新故事。

  从那至今多少年过去了,虽历经风风雨雨,小园中的蜡梅花开花依旧花香如故。不仅过年时开着蜡黄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清香,而且每当这时,我们就想起二十多年来,围绕着这棵蜡梅花树,前前后后发生过的许多难忘的故事。“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是的,蜡梅花是美的,美的东西是永远的。(田永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