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杂志,回到今天的主题,关于作文

我可是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说!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1)

想当年三年级的Joshua从国际学校转到公立学校,面对作文简直是欲哭无泪。第一个月,一遇到作文课晚上就抱着我哭,问作文咋那么难,写的时候怎么脑袋跟浆糊一样。

我是理解他的,因为在国际学校里,再怎么“重视”语文,其实都是以最低标准去看的,他前两年压根就没好好写过一篇标准的中式作文!

你可以想象,就是一个压根没什么作文基础的孩子,突然迎来了艰巨的挑战:作文要写完整、结构要清晰、文笔要出彩、同学之间还要互批,互相上榜,还有各种征文活动、主题写作……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噩梦。

急呀,当时心急如焚啊。说真的,我想过非常多方法:

要不要去报什么线下培训班?要不要自己亲自动手来辅导?要不要任孩子自己琢磨领悟?要不要请个特级老师来上门?……

各方意见层出不穷,但我们很幸运,在Joshua遇到困难的第一个月,语文老师就及时联系了我,给我支了很多招,完全打开了我的辅导思路,也让我在寻找资源的时候,更有针对和目标性,这一年坚持下来,效果好得让我惊喜

我细数了一下哥哥去年三年级作文堂练的分数,一共19篇课堂重点作文,他拿下了16个A,其中有8个A 。可能这对别人来说稀松平常,成绩不算是最出色的那一个,但对于哥哥和我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2)

我可是亲眼看着他从谷底爬上来的。哥哥的稳步提升,也让我找到了可以畅快跟大家分享这整个阶段的心得领悟。

★ 第一招:多看多对比,积累素材很重要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哪怕是小学生,今日写一篇文章,其实也是在综合地表现它今天之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除了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提醒之外,我在文学大师叶圣陶谈写作的文章里也看到这个观点,哪怕过去几十年,一样适用。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平时的阅读之外,同龄人的作品也相当重要。叶圣陶就这么反思过这个问题:

让一个孩子写《伟大鲁迅的革命精神》,里面的病句很多,老师请教叶先生要如何避免这类错误。叶先生说毛病出在选题上,初中生读了鲁迅的几篇文章,就要他们写鲁迅的革命精神,写不出什么却要勉强写,病句就不一而足了。

同样的,一个孩子,他的真、切、深、透比不上一个大学生,但是可以达到跟他整个生活相应的真、切、深、透,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就是最有益的练习。

我家老大在打不开选题角度的时候,会去看大量的文章素材,我们买过很多范文书,也买过作文报,还用过网上的作文素材库,试过免费的,也用过付费的,总体下来的体会是:

1.像好词好句、范本、满分作文书合适平时闲暇时多看,没有写作包袱,多涉猎总是好的。

2. 网上的免费作文素材库不少,BD搜索也常用,但优劣难辨,水平不一,需要家长陪同分辨。

3. 如果不介意花点小钱,付费的作文素材库资源是真香,集过滤器、素材库、好词好句于一体,真是神助攻。

作文素材的积累和平时的阅读习惯不是对立面,不是说要积累作文素材,孩子就不需要深度阅读(相反,它相当重要),只是说,有意识去建立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这是写东西极其重要的基础。

★ 第二招:写生要义不能忘,落花水面皆文章

最开始老大学作文不顺利是因为一到三年级后,各大文体全面开花,他本身基础就薄弱,写起来就更费劲了。

一个学期下来,三年级语文至少有8-9篇习作,覆盖了各种不同的文体,也有非常丰富的主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哪怕前面积累了很多范本,提笔写的时候,如果一味模仿,那就只能是临摹复制,无法真正走进作文的真、切、深、透

所以我们在这一年里学到了一招好的写作习惯,那便是:

重视写生

临摹为辅

这个理论最早的出处是叶圣陶先生的观点,这是借画作喻,来引导孩子开拓思维。当孩子开始动笔时,前面的讨论、引导很重要,要让孩子有写生的意识。不管读过什么文章,直接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在尝试写自己的东西过程中,可以参考别人写的角度和方法,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色。但主题和内容的雏形,得由自己开始。

比如前段时间孩子写了一篇主题写作,这是其中一个小片段: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3)

从文章里看出,里面虽然有不成熟的地方,但这也是他的真情实感,看得出来是孩子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模仿、复制别人的帖子。

孩子有了这个习惯打底,作文的提笔才有立足点,但同时你也可以看到,孩子没有任何范本参考下写出来的文字,可能是干瘪的,特色不够,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需要进入第三招,也是我们老师很看重的环节。

★ 第三招:多批改多精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看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在和孩子琢磨如何把文章写得更有质感时,大人提供给孩子的思路就很重要了。

一开始因为基础比较薄弱,最开始的修改更多是适度做拓展,更多基于篇章的完善,比如从一个小场景着手,通过发散讨论来打开思路。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4)

后来慢慢地发现孩子基础上来了,文字篇章的丰富和饱满,就成了孩子下一阶段要提高的目标。

除了我手把手引导孩子思考之外,因为做课研的关系,我今年也接触了很多行业里常用的作文指导资源(很多线下培训机构都有在内部使用),比如AI批改服务,和人工批改服务

说真的,还挺打开我的思路!

比如你让我直接点评AI批改和人工批改的区别,那就是:

AI批改是帮助孩子完善一篇文章,并且提供更多拓展思路的灵感;

人工批改,特别是名师老师的指点,的确可以精确帮到孩子深刻理解一篇文章,如何改才好,怎么改才更深刻。

比如,哥哥在描写弟弟的外貌,自己习作上的内容,和老师课后提供的润色示范是这样子的: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5)

有没有发现,如何把外貌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让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呢?

再比如哥哥在写自己读书时候,自己习作上的内容,和老师课后提供的润色示范是这样子的: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6)

我觉得很启发我的地方,也包括老师把读书比喻为书海,把“打断”比喻为“拍到沙滩上的过程”,这都会让场景生动起来,更有活力。

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是AI批改达不到的。

对比AI批改,孩子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批改思路是这样子的,我觉得更像是素材库的拓展和延伸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7)

平心而论,如果要做到对孩子作文的步步提高和积累,有人能够手把手跟孩子一起字斟句酌地推敲每个词、每句话的使用方式,一点点琢磨和引导,才是真正有效的文思、文意的提升。

现在我家俩孩子的写作热情也高了很多,如果有写得不错的,像在学校课堂上拿到了A 或A的文章,课后就托我传到后台发给老师审阅点评,经常会去等老师的深度点评,打印出来范本,对照着看,自己在课后琢磨学习。

我问过孩子为什么如此孜孜不倦,他说:“因为,这是专门为我的作文提供的帮助啊!”

我是这样给孩子辅导作文的(为了辅导孩子作文)(8)

我家孩子还喜欢看自己每一篇文章的综合测评,对比一下自己的阶段性进步。

我真感觉,Joshua在语文上的自信也是这么一点点来的,把好作文一点点磨出来的过程,也是孩子感受到的写作“绝招”吧。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写作是我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重要途径,在孩子写作路上,我希望他们能够我手写我心,并且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水平,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不要被套路和模式化,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保持写作热情,多写一点,学以致用,反复雕琢。

写作是工艺品,精雕细琢才能青出于蓝!互勉!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