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近日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中国领先企业人才发展论坛上,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表示,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年轻人是核心的消费实力,我们会为这些年轻人做符合他们的消费主张的产品。

此事一经曝光,就引得网友热议,吐槽小米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小米真飘了”、“我们用小米的都是屌丝咯?”、“小米成功将自己拉回低端机行列。”

而发表此番言论的小米员工王嵋也对此前个人错误言论进行道歉,并主动请辞已对此负责。

屌丝

一场关于“屌丝”的争论却没有平息。

那么什么是“屌丝”呢?

屌丝网络流行语。表达意思是讽刺;另一意思是指喻不方便明言或不合适直言的隐语,多用于熟人之间互侃或者互贬。同时指的是比喻自嘲。屌丝英文是Pleb/plebeian、loser,开始通常用作称呼“矮矬穷”(与“高富帅”或“白富美”相对)的人。其中“屌丝”最显著的特征是穷,房子、车子对于屌丝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出自百度百科。

“屌丝”最显著的特征是穷,房子、车子对于屌丝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

而以前有句网络谚语“穷玩车,富玩表,屌丝玩电脑。”

从上面这两种关于屌丝说法中,可以明确的看出“屌丝”就是没有大量物质财富的人。而现在衡量物质财富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金钱。

所以“屌丝”就是没有大量的金钱。

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屌丝”与人的精神面貌无关,一个文盲如果继承了大笔遗产,那么他就不是“屌丝”。一位刚毕业的博士生,由于买不起房子,租房子住,那他就是“屌丝”。

所以“屌丝”只论财富多少,普通人都是“屌丝”。

中产

那么我们就需要设定一个基线定义普通人和富人。

在此我们借鉴国外的“中产论”来计算这个数据。

一份关于北亚地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中产阶层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为45202元(约6858美元)。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流动资产达到人民币150万元以上就是中产。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我国的中产只占总人口的10.7%(数据出瑞信研究院2015年)。

也就是说剩下的89.3%都是普通人,都是屌丝。

屌丝不是不努力的人

我们这些普通人,做着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薪水,过着普通的生活,却被人骂做“屌丝”。难免会心中生气。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误解了“屌丝”的含义。

上文中已经说过,“屌丝”只与财富有关。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虽然身为“屌丝”,可是他们在用自己的双手拼搏未来。这难道不值得敬佩吗?

所以“屌丝”并不是指那些不努力的人。

为什么屌丝都用小米(小米正在重新定义)(1)

小米与“屌丝”

小米和“屌丝”的渊源颇深。

小米的领袖雷军也曾是“屌丝”。

雷军的父母都是普通普通工薪阶层,他自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就职金山公司,在那里他经过10年的耕耘才创立了小米。也就是说曾经的雷军,也是屌丝。

小米公司发布的第一款手机小米1,当时以1999的“低价”狂销30万台。而当时智能手机的价格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购买小米1的手机用户大多数都是拼搏中的“屌丝”。

后来,小米公司更是连续发布了小米1青春版,小米1s,小米1s青春版,确立了它在“屌丝”心目中的地位。

我是“屌丝”,我用小米,我在努力,我很光荣。

如何评价一个人呢?是根据他金钱的多少,还是根据他学历的高低?

都不是。

评价一个人的正确方式就是看他是不是努力奋进的人。

而我们“屌丝”正是这样的人,我们愿意为了明天而奋斗,愿意为了明天而拼搏。

在奋斗拼搏的路上,“屌丝”机小米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