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浏览区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区交界处,又名“海南第一楼”。主体建筑五公祠建于一百多年前,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到海南来的五位主战派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铨而建。 海南第一楼及两侧的学圃堂、观稼堂、东斋、西斋与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并浮粟泉、琼园相连,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既有各自独特的风貌,又蔚为一个协调的整体。

苏东坡晚年为什么要路过金山寺(说说海口五公祠与苏东坡的关系)(1)

苏东坡晚年为什么要路过金山寺(说说海口五公祠与苏东坡的关系)(2)

苏东坡晚年为什么要路过金山寺(说说海口五公祠与苏东坡的关系)(3)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东坡被贬为琼州别驾。他先住在儋州官舍里,后被上司逐出,便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屋居住,命名为桄榔庵,苏东坡与当地人结下深厚感情。檐州州守张中和黎族读书人家黎子云兄弟共同集资,在黎子云住宅边建一座房屋,既可作苏东坡及其少子苏过的栖身之处,也可作为以文会友的地方,苏东坡根据《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为房屋取名“载酒堂”。 东坡谪儋次年(1098年)营建,后几经重修,于1549年更名“东坡书院”。

苏东坡晚年为什么要路过金山寺(说说海口五公祠与苏东坡的关系)(4)

苏东坡晚年为什么要路过金山寺(说说海口五公祠与苏东坡的关系)(5)

从此,载酒堂便成为苏东坡以文会友、传播中原文化的地方。来自各地的学子常于载酒堂"问奇请益",载酒堂因此名闻遐迩。苏东坡居儋三年遇赦北返,这里便成了儋州人民和文人墨客抚今追昔,缅怀、纪念东坡先生的一处胜地,被誉为"天南名胜"。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总结出:“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先生留给海南人民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份隽永的记忆,还有他超凡脱群的洒脱人生,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把中原文化传播到这个蛮荒之地,在这里“滋兰树惠”,造福一方百姓。无论是五公祠还是东坡书院,经过了几百年,它们仍屹立在那里,并且得到国家的保护和修葺,这也是不仅仅为了纪念东坡先生,还保护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苏东坡晚年为什么要路过金山寺(说说海口五公祠与苏东坡的关系)(6)

苏东坡晚年为什么要路过金山寺(说说海口五公祠与苏东坡的关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