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出生在80年代,一个普通的北方农村,等到笔者能够拿起手柄玩游戏,已经是1995年左右的事情了,那是各大主机平台混战的时代,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玩家来说,那是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出身农村家庭的我无力见证这个主机的盛世,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游戏玩家。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游戏生涯,看看农村的80后的游戏人生。

第一次接触游戏的具体时间我已经忘了,但是游戏平台是毫无疑问的:红白机,当然我并没有玩过真正的任天堂红白机,而是中国特色的小霸王。1995年前后,PS、世嘉土星、MD、SFC这些游戏机已经上市,但是其高昂的售价,别说身处农村的我,就算城市里的工薪家庭也难以承受。

95后农村游戏(乡村80后都是怎么开始玩游戏的)(1)

一张95年左右的游戏机邮购价目表

对于彼时的我来说,小霸王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机。盗版卡带的盛行让我能够玩到很多经典的FC游戏,卡带是学校里的"硬通货",一旦某人发现了一个新游戏,整个班的男生都能集体兴奋,还记得当时有个表哥在同学那里发现了拳皇的FC版,骑着摩托车带着我一轮狂奔至同学家,借来了卡带,虽然最后发现FC版的拳皇着实坑爹,但是那个下午表哥和我怀揣着卡带,骑着摩托车一路飞驰回家的兴奋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95后农村游戏(乡村80后都是怎么开始玩游戏的)(2)

拳皇FC版,把我手指搓破也放不粗大招啊喂!

再来说下当时的游戏机,不,是"学习机"的价格,那时我购买游戏机和卡带的渠道有两个:村子里每五天一次的集市和镇上卖电器的商店。镇子离我家有10里的路程,我一个小屁孩是没办法经常去的,所以只能期待五天一次的集市,集市上有一家人专卖玩具,每次集市都会在同一个位置摆摊,他家的小摊简直就像穷孩子的救济站,每次赶集我们一群小破孩总会眼巴巴的看着摊上的四驱车、BB弹玩具气枪和各种形状的FC游戏机,有键盘形状的,有MD形状的,还有SFC形状的,价格从20-60不等,没错!一台FC只要20哟!(这个价格是小厂的价格,小霸王貌似贵点)。卡带一律2元一盘,但是对我们这些农村娃,零花钱是没有滴,1毛钱我们都能掰成两半花!(真事!那时候5分钱一块糖,5分的硬币还是可以花的)所以2块钱的卡带,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啊(爸妈是绝对不会给你买的,呵呵呵)~

95后农村游戏(乡村80后都是怎么开始玩游戏的)(3)

我的心里只有学习!我的小霸王是亲戚送的,目的是让我学"电脑"

有一天,我在摊上发现了一台100块钱的游戏机!还有几盘黑色的卡带,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厉害了,我的哥!100块啊,我一个学期的书费才150,这到底是什么游戏机!旁边有兄弟一脸深沉的告诉我:"这叫世嘉。"其实这台主机就是大家熟悉的世嘉MD,只不过村里的孩子是没有见过FC之外的其他游戏机的,所以在我们的眼中,游戏机分两种:黄卡游戏机和世嘉游戏机(也叫黑卡游戏机~~)。我从未拥有过一台世嘉MD,只在同学家有过有限的体验,我看到的第一款MD游戏是《水浒风云传》。

95后农村游戏(乡村80后都是怎么开始玩游戏的)(4)

当时把我惊吓住的MD游戏:水浒风云传

第一次见识到16位游戏的我,当时就被惊呆了,细致的人物造型,饱满的色彩,还有炫酷的大招特效,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次世代游戏的威力!(虽然那个时候PS2都快出来了~羞耻),但是和MD的接触也仅限于此了,由于村里的世嘉游戏机本来就不多,我生性内向也不好意思天天去人家里蹭游戏,所以MD仅仅作为当时我心目中的游戏机王者,被我尘封进了心里,马上我就要升入初中,外面的世界(镇子里的网吧)开始向我招手了。

我的初中在离家10里的镇子里,所以我们这群刚从小学走出来的屁孩,需要每天骑自行车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由于路远,中午是不回家的,午饭在镇里解决。因此,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流动资金:每天2元的餐费。1999年,2元钱能干什么?在我们镇子里,2元钱能够吃两份炒饼或者一个煎饼,可以买10个牛肉包子或者网吧里的1小时(感受到通胀的力量了吗)。于是,无数从山沟里出来的小学生,涌入了网吧这个花花世界,花1元吃5个包子,让后去网吧玩半个小时,这是我们中午的标准作息。

其实一开始让我去网吧我是拒绝的,当时的网吧就是学校和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学校明令禁止进入"3厅一台一吧"(录像厅、游戏厅、歌厅,台球室和网吧),当时的处分是及其严厉的,如被学校发现会被"记大过"甚至开除都有可能。而我当时是学校和家长眼中的"乖孩子",我在家长和邻居的夸奖和表扬声中自然而然的生出对"坏孩子"的鄙视,鄙视他们逃课去网吧、鄙视他们将家长的血汗钱浪费在网络上,当然我也由衷的生出一股好奇心:他们为什么会顶着"弥天大罪"往网吧里面跑?那里的游戏是什么样子的?我自己也想象过电脑上的游戏会是什么模样,我清晰地记得我想象中的"反恐精英"依旧是MD上的横版射击游戏的样子(再次鄙视自己,同时像那些跨时代的游戏制作人致敬)。我对网吧和电脑游戏的防线,就基于这样的"敌情"建立起来了,有学校和家长的威严加持,我认为我的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

直到那一天,我被发小拉进了网吧

见到了传说中的"反恐精英"

我的马奇诺防线没有倒塌,它一瞬间就灰飞烟灭了……

这个游戏太牛逼了!

一个认为"魂斗罗"就是射击游戏、不知道3d游戏为何物的天真少年,第一次看到"反恐精英"时,感受到的已经不是跨时代的震撼了,而是地球人看到三体人时的震撼啊!什么乖孩子、什么学校禁令统统被我用"B31"扫的一干二净!从此我加入中午的网吧大军:1元钱5个牛肉包子加半个小时的游戏,完美~

当时我们玩的cs版本叫做"千人组合",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就是那个匪徒是蜘蛛侠、骷髅头,手雷是可口可乐的版本。第一人称游戏的代入感,让我以后成为了FPS游戏的铁杆粉,即便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但是我陆续在初中玩通了《荣誉勋章联合进攻》、《GTA 罪恶都市》等游戏,还发生过我把GTA的作弊码写在学生卡的背面,被我们老师当成了英语小抄的糗事。那个时候由于网吧的电脑配置极低,软件也相当的落后,经常遇到游戏因为缺少系统文件而无法打开游戏的情况,所以网吧里经常会出现此起彼伏的"老板!换机子"的声音,区区半个小时,有时候光折腾换机子就被耗去了十几分钟。

95后农村游戏(乡村80后都是怎么开始玩游戏的)(5)

初中时代就像我游戏生涯的试炼场,有过全班男生在网吧联机《流星蝴蝶剑》的酣畅淋漓,有过在《传奇》的矿坑里为了采矿和别人大打出手的热血沸腾,也有目睹过孩子被家长在网吧抓现形,打孩子打到鼠标键盘满天飞的场景,在学校和家长的围追堵截中,我们依旧义务反顾地投向游戏的怀抱。

高中时代,由于学校的全封闭管理,我暂时告别了网吧和游戏,老师的一句"现在紧,大学就松了",让我无比渴望进入大学,尤其是我妈答应我考上大学就给我买一台电脑,更让我窃喜,我的高中时代和大多数学子一样,在书堆和校园青春故事中波澜不惊的度过了,随后我顺利考入大学,呵呵,我的麒麟臂早已饥渴难耐了!!

度过苦逼的大学军训,系里的男生首先进行了一次网吧大聚会,以便沟通感情,于是二十几号男生浩浩荡荡的杀进网吧通宵对战CS,辣种感觉……想想以前,我每次去网吧只能玩半个小时不到,现在我不用担心老师,不用担心家长,有一整晚的时间供我挥霍,那种脱缰忘我的洒脱感彻底释放了我的游戏热情,那一晚,我们大声叫着、笑着、骂着,好像有永远用不完的精力。

由于学校不允许大一新生携带电脑,我到了大二才有了自己的台式机。当时做为一个蠢蠢的电脑小白,我天真的认为:双核=牛逼CPU,独显=游戏性能好,于是乎就这样被奸商拿AMD4400 ,和8400gt两个入门级的水货骗去了3000大洋,不过好说歹说,我终于拥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脑,我兴致勃勃的安装上当时才刚刚出来的现代战争(最低效果),玩的不亦乐乎,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基友的神船笔记本(显卡是9600gso,当时很不错的显卡)上的COD4,纹理质量、阴影细节、材质反光甩了我两条街,这尼玛跟我完全是两个游戏啊!痛定思痛,我开始研究各种电脑硬件,这才知道显卡也有等级之分,随后省吃俭用,用200大洋从淘宝上淘到了一个二手华硕8600gt,不得不说这是张神卡,他伴我度过了整个大学时光,从COD4战到COD8,拿下了孤岛危机2,直到现在这张显卡还在老家里陪着我父母大战斗地主。

说起大学生活,有一个游戏是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DOTA,宿舍5人开黑,从简单电脑一路战到疯狂电脑,当我们能够完虐疯狂电脑后,不禁感叹高处不胜寒,决定试水天梯,经过天梯无尽的骂战和外挂后,我们5人终于默契的回归了疯狂电脑……5个人,整整3年时间,都沉浸在和AI的斗智斗勇中无法自拔,没错,5个终极菜鸟也能在DOTA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直到现在我们也保留了一起上线打DOTA2疯狂电脑的好习惯(笑)。

随后,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现在都快当爸爸了~我如愿以偿的买了一台4公主,继小学时代后,我再一次拿起了手柄玩游戏,老婆也被我带进了沟里,我们一起玩《血源诅咒》、《花园战争》,消磨了一个又一个的周末,整整十几年的时光,我对游戏的热情从未有过熄灭,如今买到一款新游戏,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当初和表哥怀揣《拳皇》飞驰在公路上的激动之情,虽然现在面临着买房的压力,工作的不顺心,但是我相信,每一个BOSS都有打败的方法,每一个看似艰难的问题,都可以被解决。毕竟,我连《血源诅咒》都通关了,还有什么难的住我!

最后献上一个游戏小哥的肺腑之言

95后农村游戏(乡村80后都是怎么开始玩游戏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