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成语“邯郸学步”中的“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即学习走路整个成语比喻模仿人模仿得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掉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商丘特色成语故事,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商丘特色成语故事,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商丘特色成语故事,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邯郸学步

成语“邯郸学步”中的“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即学习走路。整个成语比喻模仿人模仿得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掉了。

典故出自战国时都于睢阳的宋国的哲学家庄周在他的著作《秋水》中讲的公孙龙与魏牟的故事中的一段话:“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你就不曾听说过那燕国寿陵的小子到赵国的邯郸去学习走步之事吗?未能学会赵国人走路,又丢掉了他原来走路的本领,最后只得爬着回去了。现在你还不尽快离开我这里,必将忘掉你原有的本领,而且也必将失去你原有的学业。”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那地方有一位少年,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不愁吃不愁穿。他的长相也不比别人差,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的高雅。于是,他见什么学什么,但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他不知道自己如何是好。家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拾东西──拾一个丢一个,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来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笑,有人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那才叫美。他一听便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人家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新鲜极了。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格外活泼,富有美感,于是便学;看到老人走路,他觉得格外稳重,也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他也学。学来学去,人家走路的方法没学好,自己走路的方法却忘了。就这样,不过半个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

由于《庄子》记载了这个故事,后来便有了“邯郸学步”这一成语,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了。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坚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原则。否则,像燕国寿陵那个人那样,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邯郸学步”的事情于今也常常发生。譬如,近年来,国外企业好的经营思路、管理方式等越来越多地被我国的企业负责人认识,并如饥似渴地去了解、学习、接受。有效地学习和借鉴确实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有的企业却是简单的模仿,甚至连模仿都没有模仿好,哪里会有所成就和效益呢?

再譬如,有两个相邻的县,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相差无几,同是农业县,又同有种植棉花的传统。A县嘴里喊着“大胆向山东寿光学习,实现经济大跨越”的口号,逼着农民种大棚菜。在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的推动下,大棚搭起来了,菜也种上了,但终于因为技术和群众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失败了。B县则不声不响地在棉花上做文章,引进了抗虫棉,减少了农药投资和劳动强度;推广了立体种植,实现了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增加了效益;还充分利用棉花的副产品发展食用菌养殖,把棉花的优势戏唱了个足,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学习外地的经验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否则就会如“邯郸学步”,别人的没学成,自己原来的步子也走不成了。

例句:“邯郸学步,失其故步。”(《歧路灯·第一零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