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谢英新听了不少老师的公开课,有些甚至是部优级的优质课,专家听完课,觉得这些上课的老师普遍存在词不达意、理屈词穷、概念混淆等现象,所以他在评课时候,就尖锐指出“一线教师不知道该怎样增加和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也不知道如何训练思维品质”

重庆合川区一小学老师的部优级数学课-《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的优质课,谢英新听完课,对这节课存在诸多问题进行讲评,让大家受益匪浅。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评论的(1)

一、上课老师课前语言动作不协调。

上课时候,老师和学生都是先说半句话“同学们”或“老师”,接着鞠躬,而再鞠躬弯下腰才说下半句“好”或“您好”。专家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先说完再鞠躬,或者先鞠躬再说话,或者只问好,不鞠躬”,这是老师和同学们语言动作不协调的表现,课前的小细节就看出谢英新老师的细微观察力。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评论的(2)

二、数学逻辑思维差,胡乱联想

比如,老师引入课程说:”我们玩一个猜猜猜的游戏,这里有一个点,引出一条线,现在你能想到什么?”,老师提问一名学生,学生回答说:“我能想到,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老师说:“请坐,真有数学眼光!由线想到了面。”

谢英新老师对比进行点评,他说“我没听懂,由一个点引出的两条线(老师画得似乎垂直),就能联想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

老师接着增加一条线,继续说:“现在呢?”(要求学生联想),学生接着说:“我能想到正方体、长方体。”老师表扬学生说:“由面,想到了体,善于想象”

谢英新专家评课说:“所谓的“面”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

“如何就由面,想到了体?”

“正方形的定义是: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的定义是: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体的定义是:六个完全相等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的定义是:是底面为长方形的直四棱柱。”

谢英新专家认为,老师逻辑思维不严密,没有设置前提条件,比如“垂直”或“直角”,就引导学生联想,纯属按教师自己的套路上课,要求学生给予配合,纯属胡乱猜想,不是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评论的(3)

三、老师自己乱创造名词,知识不严谨。

老师表扬学生“有数学眼光”,谢英新专家认为,“数学眼光”这个词是老师自己创造的,他查了越多书也没看到“数学眼光”这个词,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所以说,上课时候,老师们需要有严谨性,不能随意创造。

谢英新专家评课时候说:“数学眼光”是什么意思?我还算是读过一些有关数学的科普书籍,从来也没读到过“数学眼光”这个专属名词。这一句词语,是老师胡乱创造的吗?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评论的(4)

四、混淆概念,胡乱引进说明,造成词不达意

教师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讲评,认为长方体无非就是这这些“家族成员”,接下来进行讲解。

对此,谢英新专家说:“授课教师胡乱引入新概念“家族成员”,真是让人头痛!我印象中化学学科中有“家族成员”概念,例如碳家族成员就有石墨、木炭、焦炭、金刚石等。但在数学知识“长方体、正方体”中使用“家族成员”概念,就太牵强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性质的事情”。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评论的(5)

五、教师上复习课思路不清晰,没有设定讨论规则,学生无从学起。

本节课,老师最后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先思考整理,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对此,谢英新专家认为:第一、“什么是知识的整理,整理这词在这节课上不达意”,第二、“整理什么?没有给学生制定规则,学生不知道怎么整理,整理哪些知识”,第三、“本节课是复习课,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点已经有了认识,老师又要求学生重新整理什么东西?”。并且,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也不规范,没有交流规则。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评论的(6)

总之,老师这节优质课在谢英新专家看来是不成功的,教师的教学功底差,词不达意,混淆概念。教师复习课怎么上?对知识的归纳和巩固如何把握?教师平时词汇量的积累如何?这些都是影响老师教学能力的。

教育专家陶行知说过,“教学要合一”,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主要在教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脱离学生的“教”。有教育专家说过,“教师要教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也就是说,教师平时必须不断地学习,增加新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评论的(7)

看教育专家谢英新的评课,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老师们要上好一节课真的是不容易,认为教师上课很轻松的言论可以休矣。

欢迎大家就专家优质课评课发表您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