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的朋友变化很大很心酸(一个个都挺难捞的)(1)

刚毕业到北京,试用期还没过,就跟朋友总结出最不可靠三大谎:「回头约吃饭」「以后找你拍片」「帮你介绍对象啊」。

把它们归类为成人社会骗局后,我们几个同届毕业生还暗暗齐过决心:要约就约,绝不说空话。

刚开始还挺好,大家周末逛街看电影,努力把年假调出一起出国玩。

接下来吧,倒也真是没说过空话,结果就是每次都约不出来。恋爱啦,加班啦,出差啦,家人来京要陪啦,反正都有各自忙的,约人时甚至还会生出几分「我是唯一不上进闲人」的羞耻心。

好久不见的朋友变化很大很心酸(一个个都挺难捞的)(2)

这几年工作婚恋状态都没那么慌乱了,该升职升职,该结婚结婚,单身的也都单得挺稳定,再约,还是约不出来,甚至整个人都在朋友圈消失了。

以为对方遇到大事体,追问一句,得到的回答却是:也没忙什么,就在家躺着呢。

新时代青年大概都这样:这边厢内心哀叹「为什么没人找我玩」,那边还硬撑「到底是手机不好玩还是剧不好看,我为什么要约会」,等到终于有人约了,却赶紧拉出抽屉寻找一个不出门的借口。

万一狠心答应了赴约,在出门前的起床洗头挑衣服过程中能升起一百次「算了算了」的念头。要是有一方主动提出老板紧急召唤,约会撤消,群里笑骂「鸽子王」,其实内心「鸽声一片」都挺开心的。

好久不见的朋友变化很大很心酸(一个个都挺难捞的)(3)

出门聚会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了。

无外乎吃饭、逛店,再约个能喝一杯的地方聊隐天、拍拍照、各自修片,顺便再互扔几个淘宝链接。新餐厅的套路都差不多,老酒馆的氛围无非就那样,分享淘宝链接这事待在家也常干,可一想起出门回家梳洗打车的折腾,就……真的有点累。

后来,作为失踪人口之一,我也慢慢摸出其他消失朋友的心思来了。

周五约对方时不多废话,直接甩来一句「明天睡醒来我家」。

好久不见的朋友变化很大很心酸(一个个都挺难捞的)(4)

第二天下午大家睁眼在微信里一交流,行,都醒了,就是起不来床,没事,允许你两个小时后再出门。

朋友到家后,大家各自在沙发地毯上找个地方把自己窝好,零食水果酒摆出来,想说话的就聊,想刷手机的继续刷。

晚饭点好外卖后,直接挑部不费劲的电影一起看。看得顺了就继续挑部新的,累了就歇。零零散散的,八卦也交换了,酒也喝了,打牌看书拼图刷游戏轮着来。夜深了往床上一扔,第二天继续闲散人的周末。

靠这样的躺局,我捞回好几个消失的朋友。

大家一起积蓄力量面对工作,总比各自在家默默凋零的好。

好久不见的朋友变化很大很心酸(一个个都挺难捞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