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想吃巧克力豆
排版丨后宫冷婶儿
《如懿传》出现的马蹄铁头,刚一出场就是被狠狠惊讶到的程度。剧中的陪嫁侍女大多都是这种发型,像如懿身边的阿箬、琅璍身边的素练以及高晞月的陪嫁侍女星璇。
首先是阿箬这种发型,发髻扁扁的,好像扁嘴伦的嘴巴,而向上翘的飞扬发髻,也体现了阿箬张扬跋扈的性格。这么重的发髻顶在头上,我真的替她的发际线感到担忧。
如果说阿箬的还不够夸张,咱们再来看素连的,她的头发是个巨大的圆弧回旋形,发髻呈拱门状,下面有很大一坨,感觉里面能塞下一头羊。
观众把她这个发型称作马蹄铁发型,要不是当时规定宫女睡觉必须要侧躺着,还真是担心她们休息不好呢。在当时这种发型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她们的发型越大,代表着权利也越大。
这种发型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后宫都有这种类似风扇叶的发型,在头发上塞上一个像头发一样的木棍,然后将头发缠绕在上面,显得头发又多又饱满。
宫里的下人,一看能力二看资历。她们是妃嫔们带来的陪嫁,自然也就成了各自宫里的掌事姑姑,堪比宫里的二把手。
虽然容佩不是陪嫁来的,但她对如懿忠心耿耿,当时惢心阿箬都不在了,容佩晋升成了掌事姑姑。
她一改之前的两把头发型,也换成了巨大的马蹄铁发型,负责着翊坤宫的各类事项。由此可见,当时能梳上这个发型,说明在后宫混的还是不错的。
所以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接生婆和奶娘,也都是这种发型,她们每天和公主皇子打交道,再帮各种妃子调理身体,在侧面也表现出了她们身份地位的不一般。
虽然《如懿传》中8大心字辈丫鬟地位也不低,但还是没能到的了可以梳这种发型的程度。
而金玉妍的陪嫁贞淑,她没有马蹄铁的发型,是因为她是外族人口,血统不一样,自然没有资格梳。就像金玉妍永远不可能成为皇后一样。
什么?清朝后宫的女人们也做美甲!
没错,原来清朝嫔妃们也做美甲,只不过她们可不是在海底捞等位时做的哦。她们和我们的美甲叫法不同,当时被称作护甲套,又叫做护指套。
像《如懿传》中如懿不同时期佩戴的护甲套也不同,所以这个也是有等级区分的。
如懿刚一出场时,手上带的是纯银的护甲套 。花纹朴素,造型也短短的。后来被弘历选作妃嫔,护甲套就升级成了纯银蓝色花卉护甲。如懿是很精致的,即便被打入冷宫也要佩戴护甲。
由此可见护甲在如懿心中的地位,这也是她身份的象征。
后来如懿不同时期的护甲样式也发生了变化,被册封为皇贵妃时,佩戴的护甲镶满了宝石。当了皇后佩戴的护甲就更加华贵了。除了周迅自己用一个造型师外,还是因为这个角色的特殊性。
纤纤十指,虽然不如美丽的脸盘重要,却是对人外貌评价的另一种隐性标准。《红楼梦》里写到,病重的晴雯将自己的长指甲咬断送给宝玉,这恐怕是有关蓄甲最生动也最凄婉的描写了。
不知道宝子们发现没?有些嫔妃是没有长指甲的,比如海兰、苏绿筠以及高晞月等.
海兰作为绣娘出身,她必须保持着短甲,虽然后来做了妃子不用再做刺绣了,但多年的习惯下来,她就一直是短甲了。而高晞月是因为弹的一手的好琵琶,为了才艺表演留的短甲,所以不弹琴时也就带上护甲套了。
其实护甲套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已出现过了。那为什么清朝的时候才开始盛行呢?其实护甲套的盛行,也和后宫女人们的盛装打扮有关系。
当时后宫嫔妃梳两把头或者架子头,发髻高耸向上伸延。而脚底下穿的是厚达四、五寸的高底鞋,上衣袖口呈马蹄状将手背遮盖。
因此为了达到与服饰和谐统一的装饰效果,双手佩戴纤长的护甲套被广泛的应用起来。这下宝子们了解清朝后妃们美甲的故事了吧。
如懿惩罚金玉妍的方式,为啥是赏赐耳坠?
金玉妍为了坐上后位,不惜陷害如懿和安吉大师有私情,后来又暗示慎刑司对惢心用重刑。在如懿当上皇后以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惩罚金玉妍,可也不能把她关进大狱,同样夹断她的腿。
所以如懿就想到了用穿耳的方式报复金玉妍。
因为戴耳饰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因此表面上看着是赏赐金玉妍一副红玉髓耳坠,实则是警告她不要再有非分之想,也别以为我的人好欺负。
只有这扎耳洞的方法用作惩罚最为稳妥,既不会被后宫嫔妃私下诟病,还可以让金玉妍实打实的疼到心眼里,好好 挫挫她的锐气。
那耳坠作为我们现代女性爱美的饰品,你知道它的起源吗?
耳坠又称耳环,随着历史的发展,耳环也有了新的定义。耳环耳环,顾名思义,盼儿早日归还。古时还有一种习俗是,不上轿不扎耳朵眼,是女儿出嫁的时候,佩戴的饰物。寓意:常回家看看。
但耳环佩戴的由来,可就众说纷纭了,首先人们认为耳环的出现,是对美的追求所产生的。其次说耳环是用于医疗治病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当初有的妇人不守妇道,竟趁着丈夫熟睡后,逃出去和情人幽会。做丈夫的便在她的耳根穿凿一个洞,扣上两个金属圆环。这样女人稍微一动,耳环发出声音,只得打消幽会的念头。
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耳环成了女人喜欢的饰品。所以,《陌上桑》里,对男人为之倾倒的罗敷描述是,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耳环本是用作增加美貌的隐形装饰,现在却被用作惩罚金玉妍的一种工具。所以如懿和她说“本宫对你赏也是罚,罚也是赏”完全说的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