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里六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社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个人认为一线教师应该先认真领悟其思想内容后,再去研读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寻找策略去培养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内容(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究竟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在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是指导我们数学教师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钥匙。科学精神包含了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就很好地为一线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设计中,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把数学运算放到第一位的原因是因为数学运算是其他五方面的基础,另外,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过程,贯穿整个学习阶段。进入七年级,首先学习的就是有理数、整式相关的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其实就是要我们数学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非常重要。究竟如何做呢?首先让学生树立笔算优于口算的观念,这是小学到初中第一个要转变的观念,笔算准确率高于口算,小学计算偏简单,大部分口算能解决,初中口算就难以胜任了。其次,追求正确率,争取一遍过。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这句话一定要同学们谨记于心。“一遍过”是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去解决难题。最后,不断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数学运算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教师应该每天准备两道左右的习题,坚持不懈地练习,从量变到质变。

二、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这主要是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培养,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第一、教会学生画图。画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一些没有图形的题必须要画完图之后才能解决。第二,教会学生识图。识图包括用铅笔在图上做记号,简化图两方面。做记号包含书写角的度数、线段长度,标记线段相等符号等,对于复杂图形,可以分小问在草稿本上画图,用不上的线条先不要画出来,可以避免干扰,简化解题思路,这对解压轴题有奇效。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这方面既要知识储备,又要长期坚持。教师主要要在课堂上多设计启发式提问,多开展转身讨论活动,养成学生爱思考、爱问问题的习惯。在证明题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格式书写,证明强调:从题设推结论、从结论推题设、综合前两个方法(双管齐下),多方面看待和解决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前三个方面之上的,有了前面三种能力做铺垫,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学生就能抽象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成功都是从模仿开始,数学建模也不例外。最好讲授数学建模过程的就是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唐朝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图所示,诗中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的A点出发,走到河边饮马后再到B点宿营。请问怎样走才能使总的路程最短?通过讲授该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些几何模型中的二次结论可让学生记忆,以加强解题能力,加快解题速度。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内容(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2)

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2012版人教版教材中,七、八、九三个年级都涉及到了数据分析章节,国内一些大学也开设了大数据分析相关专业,足以说明其重要性。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在疫情防控方面,大数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体现出了其强大的价值,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想,能够简单处理相关数据,从数据中分析出相关结论即可。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内容(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3)

总之,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我们数学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理念,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定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的合格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