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诗词,邂逅诗意人生,玲子欢迎您的到来。

写在前面: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唐 杜甫《绝句二首 其一》

山青如黛,野花烂漫,春水荡漾,白鸟蹁跹,蜀地的春天宛如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卷。

春归人未归,江山信美,终非故园,在这灿烂的春光里,却有着诗人沉甸甸的乡愁。

杜甫入蜀后,虽有浣花草堂可供栖身,也有严武、高适等友人的暖心相助,可终究是客居,他的乡愁从未淡却。

为避乱进川的杜甫,在严武病逝后北归之心愈发强烈,但日暮途且远,几番漂泊后再次落脚夔州。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夔州那个名为瀼西屯的小村庄给了他短暂的现世安稳和岁月静好。

但是,鸟倦飞而知还。他乡风物纵好却难抵家园之情,特别是日暮时分,此情愈甚,他的这首《日暮》抒发的就是此种情感。

表达乡愁的诗句优美(一首描写乡愁的五律)(1)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唐 杜甫《 日暮》

简译:

成群结队的牛羊从山野中回来很久了,暮色深沉,家家户户都关上了柴门。

月朗风清,这个秋天的夜晚很迷人,只是此地山川风物虽好终究不是故乡。

叮咚的山泉水从石壁上汩汩流淌,泠泠的露珠从草尖滑落,凝结在草根上。

斑白的鬓发在明亮的灯光里显得那么刺眼,灯芯结花,可还有什么喜讯呢。

表达乡愁的诗句优美(一首描写乡愁的五律)(2)

赏析:

永泰元年(765年)五月,严武在成都病逝,蜀中大乱,杜甫又一次开始了辗转流离的漂泊之旅。

次年初夏,他来到夔州,在此地得到都督柏茂琳的资助,有了瀼西草屋,买了果园置了地,还得到一份为公家看田的差事。

生活有了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杜甫总算安定下来,他在此地生活了近两年时间,作诗340多首,开启了他创造生涯的巅峰时刻。

杜甫所在的瀼西屯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此处土地肥沃,山清水秀,草木繁茂,民风淳朴。

这首《日暮》作于他在夔州最后一年的秋天,彼时异乡那个恬静祥和的黄昏,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表达乡愁的诗句优美(一首描写乡愁的五律)(3)

此诗含蓄婉转,前两联写思乡之情,后两联写迟暮之感,情景交融,含而不露,余韵悠长,读来给人口齿噙香之感。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诗的首联写日暮时分的山村景象,杜甫此联化用《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

不同的是,诗经句描写动景,日薄西山,牛羊归来,热闹喧哗,杜甫此联则临摹静态,牛羊入圈,柴门上栓,是入夜后的祥和恬淡。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颔联写思乡之愁,月朗风清,山村的夜晚静谧安宁,这真是一个美好的秋夜,可是,山川风物虽美却终究不是故土家园。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万家灯火,从来都易惹起游子的乡愁,杜甫入蜀是为了避难,此地虽好终是过客,他还是要回去的。

所以,越是美好越易勾起思乡之愁,宋代的王禹偁遭贬商州,也有“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之句,乡愁,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是眉头心上。

表达乡愁的诗句优美(一首描写乡愁的五律)(4)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颈联写秋夜难寐独行山中,清冷的山泉水从石壁后流淌,寒露泠泠,打湿了诗人的鞋袜。

柳宗元游小石潭,因“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而匆匆离去,杜甫夜游秋山,亦是置身凄清幽遽的氛围之中,都是一样的孤单寂寞冷。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尾联伤迟暮之情,秋夜徘徊久,露冷风寒,只好回到屋里,本想挑灯夜读,奈何思绪纷繁。

叹自己入蜀多年,年华老大,鬓发斑白,依旧一事无成,还要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且归期不定,乡路迢迢,家园渺渺。

看灯芯结花,人都说好事将近,可自己明明有这么多愁心烦恼之事,又哪里有喜悦可言呢,这喜又从何而来呢。

表达乡愁的诗句优美(一首描写乡愁的五律)(5)

写在后面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劳作一天的人们陆续回来了,家人围坐,灯火可亲,这本是一天中最温馨美好的时刻。

可是,对于漂泊异乡的游子来讲,这是别人的风景,是人家的幸福和美满,自己只有孤寂和遥远的乡愁,想必杜甫此时也是此种心情吧。

于是,大历三年(768年),57岁的杜甫决定离开夔州出川,可是,即便是出了川蜀,他也没有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心有不甘的他四处谋职四处碰壁,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此身那老蜀,不死会归秦。”,浣花草堂不是长久的安身之所,瀼西草屋更不是乐居之地,唯有北归,才是心之所念。

白居易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可是,于仕途失意、壮志未酬、人生彷徨的杜甫而言,无论身在何方,都是一样的心无所依,都是一直居无定所的漂泊。

表达乡愁的诗句优美(一首描写乡愁的五律)(6)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