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因素来看,不同种类的毒品成瘾机制有所不同,成瘾的速度也不同。分子生物学认为,吸毒者由于体内缺乏多巴胺或内啡肽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通过毒品补充,刺激体内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引起机体的欣快感而形成了“补偿理论”学说。现代功能影像学技术论证,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奖赏系统,所有成瘾药物都能够使脑内奖赏系统激活,“心瘾”就是由奖赏效应而造成的。

禁毒宣传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毒品成瘾的生理)(1)

生理学和医学上认为,吸毒会引起生理均衡被打破或中枢神经的局部病变。毒品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成瘾者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就消除生理依赖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和加以重视:一是恢复由吸毒引起生理上被打破的均衡状态或完全治愈中枢神经的局部病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是在急性脱毒治疗阶段,生理上的反应带来对戒毒的恐惧心理,不利于一旦复吸后重新戒毒。如何降低戒毒带来的生理反应程度,是戒毒研究需要继续关注的重要内容。

禁毒宣传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毒品成瘾的生理)(2)

毒品成瘾者具有成瘾人格,即逃避现实、胆小、退缩和抑郁,常有自杀企图。人际关系中一般表现为依赖、贪婪、易怒、幼稚性行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国外很早就采用MMPI测试吸毒群体发现,吸毒者具有较低敏感性、高冒险性与冲动性。与正常人相比,吸毒者具有认知风格消极、应对方式较差等基本特征。

禁毒宣传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毒品成瘾的生理)(3)

大部分吸毒人员的家庭环境存在明显缺陷,具体表现为:吸毒者家庭大多忽视家庭教育,家庭关系混乱,规则僵化,情感沟通存在障碍,情感联系松散。还有研究指出,同伴的吸毒行为和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并预测个体吸毒行为,吸毒者身边较为亲密的人,大多数对吸毒者采取了宽容的态度,甚至尊敬、支持和照顾吸毒者。另外,缺乏社会支持和社交技巧可能使青少年成为吸毒的高危人群,因为缺乏社交技巧的个体趋向于被亲社会的同伴群体拒绝,从而与其他反社会的吸毒同伴群体产生联系。许多研究表明,吸毒成瘾者普遍存在较低的社会支持。

禁毒宣传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毒品成瘾的生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