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国破家亡,国家都没了,人民的生活更加没有了保障。每每看到新闻上那些流离失所的儿童,偷渡到其他国家去的乱民,他们生活那么艰难,但是仍然想回到自己的土地去。试想,那是怎么样的一幅光景啊。跟他们相比,我们能生活在中国,简直是太幸福了。不用担心战乱,只要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居乐业,就能幸福的活着。作为中国人,凭什么还不爱国?

说到“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它本来的意思是: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后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一方受到打击,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

唇亡齿寒告诉我什么道理(冷知识之唇亡齿寒的道理)(1)

唇亡齿寒的典故是:春秋时,晋国的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用美玉和名马作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但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给晋献公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一定会跟着被灭掉。这样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唇亡齿寒告诉我什么道理(冷知识之唇亡齿寒的道理)(2)

可虞公不听谏劝。宫之奇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到了曹国。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唇亡齿寒告诉我什么道理(冷知识之唇亡齿寒的道理)(3)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密切的联系,成了晋国的俘虏。

唇亡齿寒告诉我什么道理(冷知识之唇亡齿寒的道理)(4)

曾经我们出去抗美援朝,当时毛主席就说了一句:如果我们不去救援朝鲜,那我们中国不就是唇亡齿寒了吗?

其实同样的道理,国家和人民之间可以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国家灭亡了,那么人民也就如同飘浮的树叶一样,难以找到安身的地方。

唇亡齿寒告诉我什么道理(冷知识之唇亡齿寒的道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