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良
图一:鸣条岗秋色
夏县,是夏朝龙兴之地,也是见证夏朝灭亡的地方,真的令人慨叹唏嘘,真乃兴也夏县,亡也夏县!
夏县司马村附近的鸣条岗(也叫峨嵋岭),还是夏桀亡国之战的发生地。如今的鸣条岗,果园和良田,草草木木,用静默的风景湮没了古战场的印记,悠远的烽烟鼓角,也化作人们口头的一个个故事。司马贞《史记索隐》也慨叹:“嗟彼鸣条,其终不令!”
夏桀时期的社会分成三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平民阶级。奴隶主大多是由父系氏族社会末期的氏族贵族和部落首领转化而来。他们在交换中夺取大量的财富,在战争中扩大权力,最终转变为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生产者本身的奴隶主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者,上古文献中的“奴隶主”指的就是这一阶级。他们整天沉迷在饮酒、打猎和歌舞之中,而不顾奴隶们的死活。奴隶要是由氏族部落之间的掠夺战争中得到的俘虏转化而来,也有一部分是氏族公社的贫苦社员沦为奴隶的。在夏代,奴隶名目繁多,从事农业生产的称“民”“黎民”“众人”“众”;从事畜牧业的称“牧竖”或“隶圉”;奴隶主家内的奴隶则叫“臣”(男性)和“妾”(女性)。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被奴隶主成批地赶到农田里去种地、放牧,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奴隶主可以随意的把奴隶关进监狱,施以重刑杀害。加上以夏桀为首的统治集团,荒淫无耻,残暴至极,完全不顾民众的死活,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图二:鸣条岗一角
在此时,以汤为首领的商族部落兴起。汤是传说中部族首领帝喾之子契的十四世孙,又名天乙、唐、太乙等。汤施行仁政,很得百姓拥戴,经常有周围的小国慕名前来归附,势力的日益壮大。
说起商汤的崛起,还要说一说汤的重要谋士:伊尹。关于伊尹的名字来历,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个姑娘,偶然在棵空心桑树里发现了一个正在啼哭的婴儿。她就把他抱回去,献给本国的国君,国君便叫御厨房的厨子,把他养起来。并派人查访这个婴儿的来历。当时有人透露说,婴儿的母亲原来居住伊水上,怀孕后临近产期,晚上梦见一个神仙对她说:“若是看见你家石臼里出了水,你便赶紧向东方逃走,千万不要回头看。”到了第二天,这位母亲,见到家中石臼里,果然出了水,她便一鼓劲儿向东方跑了十里,忍不住回头看了看故乡,哪知故乡已变成一片汪洋,她本人,也在这一回顾瞬间变成了一棵空心桑树。后来这棵空心桑树里,竟然生出一个婴儿。因为他母亲原来住在伊水上,所以后来人便把他叫做伊尹。伊尹长大成人,聪明机智,多谋能干,后来他便作为成汤的得力助手,帮助成汤办事。
为了征服夏桀,汤便派伊尹前往夏朝都城刺探军情。为了不引起怀疑,汤还假装发怒,当着众人,亲手拿箭射伊尹,边追边射把伊尹赶跑。看来“苦肉计”古来有之。三年以后,伊尹回到国都向成汤报告说:桀起初迷惑于妹喜,近来又宠爱新得到的琬和琰,全然不体恤他的百姓。老百姓都觉得难以忍受了,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互相憎恶。广大民众,都装满了一肚子怨气,依我看夏王朝的气数很快就要完结了。伊尹的情报更加坚定了汤征服夏桀的决心。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夏桀的真实情况,汤再次派伊尹前往夏都进行刺探。
而此时呢,夏桀依然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滥杀忠良,什么江山社稷统统抛到脑后。汤见时机成熟,果断下令起兵伐夏。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在战前他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尚书•序》记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他先是灭掉了商附近的夏属国葛国,接着又剪除了夏的三个重要同盟周豕韦、顾、昆吾,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接着,汤率领战车七十辆、“必死之士”六千人,联合各方的军队,以迂回之术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夏桀惊慌失措,仓促应战,结果大败。
汤带领大军,紧追不舍,最后在鸣条岗一带包围了夏桀的军队。被围困的夏桀军队,军无战心,死伤惨重。商汤军队愈战愈勇,奋勇向前,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鬼神俱惊。最后夏桀率残部冲出重围,败退南巢,不久病死南亭,夏朝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