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曹操和杨修到曹娥庙祭拜,看到八个字很是奇怪,不解其意?

四个字形容曹操(一个连曹操都发懵的字谜)(1)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这八个字与他们所祭拜的人没有什么搭边的地方。要说还是有才人,连曹操都嫉妒的杨修大人给破解了。

黄娟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

幼妇是少女即“妙”字。

外孙之子那是“好”字。

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又叫“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辭”。

所以便是“绝妙好辞”!这“绝妙好辞”就是“孝女曹娥碑”了,是东汉元嘉元年时孝女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当时上虞的县令度尚命县吏魏郎撰写,可能这魏郎真的很笨,这么好的事居然没写出来,而度尚的外甥邯郸淳就厉害了“操笔立就”这是最早的“曹娥碑”而“绝妙好辞”的谜面是汉中平二年中郎蔡邕到曹娥庙摸碑后所题。这真是应了好事多磨的老话,这最原始的碑坠江了,“她们这是挺喜欢玩水的啊!”

孝字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各位大家们都来凑凑流量,东晋升平二年这右军大人也到了曹娥庙,一看碑没了,那就动笔吧!这大家就是大家一篇小楷书“孝女曹娥庙”被后世奉为圭臬(真迹墨迹绢本“孝女曹娥碑”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现仅知新安吴茂先为其刻碑立庙!可是,现在没看到,现在看到的是北宋元祐八年侍郎蔡卞以行书重书碑文,而立碑存庙。还是那句“好事多磨”民国十八年,遭大火烧裂,后经曹娥乡绅任凤奎大力抢救、修复又重建庙。那现在我们所看到就是这块了,其他是无缘得见!

四个字形容曹操(一个连曹操都发懵的字谜)(2)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现在的都是王羲之所书《孝女曹娥碑》的二拓本,此碑“古雅纯质、俊郎殊甚”结字序画渐开后人匀称门户,小楷佳作,其字迹风格纯质,韵味十足,充满晋人韵味。

四个字形容曹操(一个连曹操都发懵的字谜)(3)

现存的蔡卞摹写的碑刻也笔走龙蛇,刚劲有力,其珍贵当可想见。

四个字形容曹操(一个连曹操都发懵的字谜)(4)

蔡卞行书《孝女曹娥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