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杨帆 崔丹丹

声声唢呐响,悠悠两地情。近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文化馆嘉宾及国家级非遗项目“唢呐艺术”传承人一行17人,与沁阳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唢呐艺术传承人、沁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共40余人,在沁阳市文化馆开展了中原音·西北风——国家级非遗项目“唢呐艺术”吹响沁阳艺术交流活动和馆际交流活动。

庆阳唢呐吹的喜庆曲子(中原音西北风)(1)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沁阳市和庆阳市,一个中原腹地,一个西北祥地,相隔千里,不同的风土人情形成了不同的唢呐音乐风格。

在沁阳市文化馆群星剧场内,两地唢呐艺术传承人同台献艺,唢呐名曲《陇原情》《百鸟朝凤》、唢呐吹打乐合奏《金蛇狂舞》、豫剧《听罢奶奶说红灯》等12个节目,或清脆嘹亮、激越昂扬,或低回婉转、情意绵绵,将两地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庆阳唢呐吹的喜庆曲子(中原音西北风)(2)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唢呐艺术”名列其中,庆阳市和沁阳市同时作为保护单位,共同承担唢呐艺术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原音,西北风,声声吹响怀川大地。唢呐就是一条纽带,架起了庆阳市与沁阳市两地的文化交流之桥。

据了解,活动期间,双方互相赠送了《西峰文化》《庆阳唢呐艺术》《沁阳·唢呐艺术》等文化理论书籍,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唢呐艺术进校园活动等方面工作,进行交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