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写了一部书,跻身富豪行列

明朝那些事儿写于哪一年(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1)

当年明月,写了一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轰动一时,有一天他对老婆说,这两年,我已经靠着写作,挣了两千万了,老婆听了,先是发愣,接着就高兴地蹦起来,她怎么也想不到,默默写作的老公,居然夜夜打字,挣了这么多钱。

再谈谈这部书,说实话,也是野史,也是猎奇,朱元璋跟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平民出身的帝王,但刘邦毕竟是一位英雄,他始终保持英雄们所有的豁达大度的气质,不脱平民社会的本色。朱元璋却深以他的平民身份为耻。

明朝那些事儿写于哪一年(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2)

我们曾一再提及古代思想中缺乏人权观念,但故意建立摧残人权制度的,则由朱元璋创始,即三百年间使人闻而颤栗的“诏狱”与“廷杖”。明朝政府中有“三法司”,专门负责司法。朱元璋认为它们不足以震慑天下,于是另立他直接指挥的“锦衣卫”,如臂使指,快捷了当,没有任何顾忌。

胡惟庸、蓝玉等五万人的两大冤狱,就是锦衣卫完成的使命。然而,朱元璋的后裔认为锦衣卫的理性仍未能完全泯灭,于是再创立“东厂”,又创立“西厂”。互相交错,密如蛛网,街头巷尾的一举一动,夫妻争吵和市井打斗,早上发生,晚上就到了皇帝耳朵。

明朝那些事儿写于哪一年(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3)

就是这样一个流氓皇帝,作者是怎么看的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肉麻的吹捧。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明朝那些事儿写于哪一年(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4)

没有哪一个人物比人民的权利还重要。如果让作者选择,我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回到朱元璋那个阴森恐怖,死气沉沉,人民终生不能更换职业,官员随时担心掉脑袋的社会中去。我不知道作者那个脑袋瓜里,有没有一秒钟想到过,元末明初之际,有没有一种可能性,让中华民族有更好的活法,未来的历史有一个更好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