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关于“书法”与“艺术”争论,近年来由中央美院教授王镛的“艺术书法”提法而引起,他认为书法已经不是过去实用的书法了,“书法”这个词不准确了,应该叫做“艺术书法”, 在对待它、鉴赏它、创作它的时候,都要站在艺术的立场上,用艺术的标准来衡量。

王羲之书法评价50字(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1)

王镛的“艺术书法”之说,否定了对书法传统的继承,他说“写一笔王羲之,写一笔赵孟頫,写一笔颜真卿,写一笔魏碑就行了?那不行!那不是,那跟艺术书法不沾边!”而他所谓的“艺术书法”就是要抛弃传统进行所谓的“创新”。对此,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书法家田蕴章等都公开反对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王羲之书法评价50字(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2)

最近,书法与艺术之争又升级了,王镛怒怼说:“你写一手王羲之又能怎样?”田蕴章则认为:“有些人担心写得完全像王羲之而没有自己的风格,我可爱的先生,问题是你能写得像王羲之一样吗?你要是能写到跟王羲之一样,还怕社会上没有你的地位吗?”田蕴章又称:他连书法定义都搞不清,太幼稚!

王羲之书法评价50字(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3)

田蕴章说,现在很多没有文化的人,你赶紧多读书,特别是对古典的和一些经典的著作,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关于书法的定义,其实在《辞海》《词源》当中对“书法”的定义就是不一致的。

最早的“书法”定义是“书写汉字的法则”,后来稍稍改动了一下,改成说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一个讲是法则,一个讲是艺术,仅仅两个字的区别,却带有很复杂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这是背景问题。

王羲之书法评价50字(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4)

田蕴章说,其实最早的这个定义(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法则)就简明扼要,非常能说明问题。即书法是为了解决写好汉字的问题,涉及到的很多法则,总结了前人的经验,通过学习这些法则就能把汉字写好,这就是书法,说得准确到位。

但是到了后来这个定义(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概念就模糊起来了,因为“艺术”这两个字就很不好解释。

王羲之书法评价50字(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5)

什么叫“艺术”?“艺术”包括哪些内容?它本来就是一句舶来语,古代说的书法当然不只是艺术的问题,在概念上也好,在用语上也好,它不存在这个说法。所以说,中国古老的这门传统的文化,它本身不是在谈艺术,而是在谈法则的问题。“艺术”这两个字解释书法,就概念不清楚,说“书法是汉字的书写的法则”就相对的准确。

王羲之书法评价50字(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6)

田蕴章强调说,今天一些人之所以说“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甚至说“艺术书法”,就是因为有些人忽略了法则,在有意识地抹杀法则的重要性!讲什么“书无定法”这一类语言,他们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是有目的的,甚至是盲从的,认为说到“艺术”之后,就觉得高贵了,说到“法则”就觉得太机械了,等等!其实,这种想法是幼稚的!所以我们说,“书写汉字的法则”才是书法最准确的定义。

王羲之书法评价50字(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7)

书法与艺术之争升级,王镛怒怼:“你写一手王羲之又能怎样?”田蕴章却认为,他连书法的定义都搞不清,太幼稚!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