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网讯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在国内百万机组装机(在建)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常乐电厂3号机组施工场,刺眼的蓝光一闪,焊枪下两根直径仅3.2毫米的不锈钢丝,瞬间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90后焊工王振宇手中的焊枪早已“出神入化”。

王振宇构图(90后王振宇用焊枪绘就青春底色)(1)

进入中能建建筑集团的十年时间,王振宇用匠心铸就梦想,奔赴顶级焊匠目标。2018年,王振宇荣获国际焊接大赛“嘉克杯”个人三等奖、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焊工徽匠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2020,王振宇荣获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焊工“徽匠”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奖一等奖,2021年获“合肥工匠”提名奖,2023年收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谱写高质量发展的青春之歌。

“勤奋钻研、不断学习是多年来技能不断提升的一大‘法宝’”

“2012年,我通过朋友的介绍接触了电焊这一行业,刚开始干电焊感觉太难了,特别是到了夏天热得很。”回忆往事,王振宇下意识地抬起胳膊肘拭了拭额头的汗。电焊工,那是一个不分四季都要跟高温、毒气以及炙热的焊渣打交道的工种。

“后来发觉热都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技术上的难关,对于不同的材料要掌握不同的焊法,不仅要精准到位,而且还要讲究温度的控制与手法技巧。”一张四方的国字脸,朴实淳厚,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文质彬彬。王振宇爱干净,衣服穿的板板正正,但曾经的他也心疼过那双被焊渣溅的满是窟窿的新袜子,手上、脚上也留下了许多深深浅浅的伤疤。

“从接触到懂,师傅对我的影响很大,是他领我进门,教我技术。他给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先做人,再做事’,我一直记着,做人要虚心。”在王振宇刚接触中低压管道时,自认为会了,结果还是出了问题,根部的未溶合,层间气孔等表面缺陷问题都一个个摆在他面前。

加入工作以来,王振宇攻克各项焊接技术难关,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大量专研电焊方面的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几年的磨练,王振宇终于练就出了一手人人称道的精湛技术,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王振宇感慨道:“勤奋钻研、不断学习是我多年来技能不断提升的一大‘法宝’。”

如今的他早已是电力建设工程焊接技能专家,精准掌握SA335T/P91、SA335T/P92、超级不锈钢等多种高合金材料的焊接技术要领,优质高效完成华电芜湖百万机组、江西瑞金百万机组等十几个大型火电厂的高温高压焊口20000余只,焊接技术在电力行业可谓是出类拔萃。

“优秀的焊工会把每一条焊缝都变成艺术品,焊缝会粗细均匀,细密美观。”

2019年底,寒冬腊月,山西高河项目正进行汽机房行车轨道的对接施工,但由于分包队伍焊接技术不成熟,任务无法完成,眼看工期逼近,项目部通过焊接专业介绍,终于找到王振宇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当时去现场看,发现现场只有两条行车轨道,分包队什么准备工作都没做。”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部要求必须春节前完成,不然就会耽误工期。王振宇接到任务快速反应,安排队伍配合做单轨架子,所有工具准备齐全,便上至行车轨道对接单轨焊缝。

“这么大的铜板是那次焊接的关键。”王振宇用手在空气中比划出一个长方形,“尤其把铜板垫在焊口处时,一定要严丝合缝。”因铜板与铁水不相融,垫的时候不能有缝隙,否则铁水容易泄露下去形成焊瘤,导致轨道高低不平。

“施焊温度要求是150度以上,但12月的山西零下18度,温度低,就容易出现裂纹,造成轨道断裂。”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王振宇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清理打磨,做到接口平整,保证内在质量、工艺外观、焊接过程不出问题,焊后通过热处理,把焊缝硬度降低至与母材硬度相同,最终保证了焊缝质量,且只用了5天时间便完成了两条单轨梁的对接。

“优秀的焊工会把每一条焊缝都变成艺术品,焊缝会粗细均匀,细密美观。这就是我认识的王振宇。”瑞金项目焊接科长王洪兵这样评价他。

“我的技术得益于老师傅们‘传帮带’,也应将所学倾囊相授,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工作之余,王振宇啃下了不少专业书籍,自学了《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手册》、《焊接材料应用》、《焊接工艺学》等业务书籍,多看多问,始终不忘从学习中积累技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他对新进场焊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习训练采用多示范、多指导,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手把手地耐心教育指导,充分调动了新焊工的积极性。他鼓励焊工由浅入深,有目的有针对性改进存在的问题。他把自己所学所知与新焊工共享,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依靠自己多年的焊接施工经验和过硬的焊接技术,他帮助新焊工迅速提高了焊接技艺。

从学徒到熟练焊工,从普通工人到技师,王振宇手中的焊枪已“出神入化”。一路走来,实现了工匠梦想,并屡次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一摞摞的荣誉证书,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点亮了人生的弧光,也照亮了他不断前行的道路。王振宇对于获得“合肥工匠”的荣誉激动不已:“我将继续不忘初心、凝练匠心,在新时代中奋斗拼搏,秉承工匠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匠心从来不拘一格。择一事,终一生,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王振宇在工作中绽放出的光和热,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们,无时无刻不在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和正能量,谱写出敬业报国的时代乐章。

近年来,中能建建筑集团深入学习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和中国能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实施中国能建“4223”“人才强企”战略,制定企业“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将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逐年分解,推进落地。深化校企合作,与技工院校等通过联合培养、共建基地等模式,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仅近三年,累计引进、共培技能人才达到412人,壮大了企业核心人才后备梯队。健全培养机制,坚持“双师导带”,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拓展技能人才施展才能、创新创造的舞台。构建“三职系阶梯型互通式”职业模型,畅通技能人才晋升通道,高技能人才逐步走向管理岗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讯员 李楠 秦琳子 安徽青年报 安青网 记者韦玉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