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城市更新的项目时间是非常长的,可能很多都是10年、20年。但是城市发展得很快,10年、20年后需求很可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会不会有什么机制是可以保障,让城市更新的这个规划可以有一种动态的更新,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要说早早规划好了,但到建成之后可能根本就不符合当时的需求了。

北京市留白用地规定(参考白地制度)(1)

珠江新城。南都记者 陈成效 摄

孙不熟:我倒是想到一个例子,新加坡,做城市规划的时候,会专门留一块地,叫“白地”。这里可以建成一般建筑,也可以做公共空间使用,不确定规划,还可以先铺上草坪闲置(白地为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对核心区域不确定用途土地的规划方式,每五年对规划进行修正,评估土地价值,预留好土地,在适当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投入市场)。

如果说有一个地块非常金贵,政府现在没想清楚它到底用来做什么,可以参考新加坡的“白地”规划方式。先建临时建筑,有更好的想法再拆掉,就不会出现建成永久建筑之后没法拆的情况。我觉得这个非常有必要,以珠江新城为例,现在已经没有余地了,除了马场那边还有一块空地,其他见缝插针全都盖了楼。但如果说天河区想引入一个很好的项目,就没有地方可以放。但假如说有一块“白地”,马上可以拿来用。应对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城市规划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

主持人:需要给城市留一点腾挪的空间。

孙不熟:对,不能当下就全部用尽,要为以后的十年、二十年留一点的余地,甚至给子孙后代留一点地,不能把所有的地都开发完了。

更多评论请看专题:城市更新,广州的新意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