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顾维钧先生的一句名言:“山东之于中国,正如耶路撒冷之于西方,西方不能失去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孔子!

读完这句名言之后,笔者心中感慨良多,写了心得体会杂文一篇,现传上网络,与诸君分享。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是中国二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的创始人孔圣人就是山东人。古代的孔庙,除了主祀孔圣人之外,还有四位圣人配享,被称为孔庙四配。这四位圣人,分别是:“复圣颜渊、述圣子思、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孔庙四配,全部都是山东人。五位圣人一起,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骨。有了儒家思想之后的中国,才有了向心力。无论天下如何大乱,最后总能分久必合。游牧民族打进了中原之后,最后的结局,都是被儒家思想汉化,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鸿钧老祖与玉皇大帝哪个厉害(玉皇大帝在正史上的原型人物)(1)

孔子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我一直在想:“四大文明古国,其他的三个古国的文明都中断了。唯有中国二千多年文明一脉相承,若是没有儒家思想,现在的中国还是中国吗?”

齐鲁大地,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隋朝时期,山东的好汉为李世民家族出生入死。山东走出来的宰相和武将,几乎占据了大半个朝廷。李世民上朝的时候,可以说满眼都是山东人。

贞观首相,凌烟阁功臣、梁国公房玄龄,出将入相的司空、凌烟阁功臣、英国公徐茂公(李绩),十二卫大将军、凌烟阁功臣、胡国公秦琼,三朝四任十二卫大将军、凌烟阁功臣、卢国公程咬金,十二卫大将军,凌烟阁功臣,褒国公段志玄等人,都是山东人。

山东人占据了小半个凌烟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玉皇大帝在正史上的原型人物,也出自山东寿张。这件事情,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此事出自《资治通鉴》和《旧唐书.张公艺传》,列位看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鸿钧老祖与玉皇大帝哪个厉害(玉皇大帝在正史上的原型人物)(2)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张公艺的事迹,被记载在《旧唐书.孝友列传》。张公艺身在孔孟之乡,自幼耳濡目染孝友之道。张公艺作为寿张张氏的族长,让寿张张氏九代同居。九代同居的寿张张氏,在张公艺的带领下,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姑婉媳听”的家风。

父慈子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李世民的儿子齐王李祐,就在齐州起兵造反。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就谋划发动玄武门之变2.0版本,要杀了亲爹李世民。李世民没办法,只能赐死李祐,废黜李承乾。

兄友弟恭,说起来也容易,做起来也难啊。李世民跟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就是兄不友弟不恭,结果闹出了“杀兄弟于潜钱殿,囚慈父于后宫”的玄武门之变。

唐朝人管婆婆为姑,管公公为舅。婆婆和儿媳的关系,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寿张张氏“姑婉媳听”的家风,那是多少人家梦寐以求的好事啊。

鸿钧老祖与玉皇大帝哪个厉害(玉皇大帝在正史上的原型人物)(3)

李建成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听说寿张张氏的“孝友”家风之后,派天使代表皇帝,宣读对寿张张氏的嘉奖诏,号召大唐子民向寿张张氏学习。这件事情,典出《旧唐书》,原文是:“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贞观中,特敕宣诏旌表。

李治登基称帝,他听说了寿张张氏的“孝友”家风之后,特意跑去山东,向张公艺询问齐家之方。张公艺取来纸笔,给唐高宗写了一张奏表。唐高宗打开奏表之后,但见满纸都是“忍”字。

这家事情,《资治通鉴》和《旧唐书》都有记载,原文是:“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正史记载,唐高宗读了张公艺的“百忍表”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唐高宗下诏,号召大唐子民学习张百忍的家风,张百忍的大名因此传遍中夏大地。

鸿钧老祖与玉皇大帝哪个厉害(玉皇大帝在正史上的原型人物)(4)

李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老百姓都希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姑婉媳听”,因此掀起了对张百忍的崇拜之风。正史上的孝友人物张公艺,被老百姓神话之后,就成了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张百忍。

孔孟二圣奠定了齐鲁大地忠孝之风,山东大地因此忠臣良将辈出。张百忍出现在孝友家风盛行的齐鲁大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