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能迷信,莫迷信方法论(1)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方法论”。它们有的简单有效、有的却害人不浅、有的让人听后恍然大悟、有的却让人嗤之以鼻、更有的根本就听不明白……

不过,人们总是很迷信各种“方法论”,似乎掌握了这些,就如同拿到了开启宝箱的钥匙,就此踏上无比正确的成功之路。

然而现实却往往给我们以无情地打击,看似掌握了很多方法论,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继续原地打转地,总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

难道“方法论”有错吗?

查阅百度词条,方法论的解释如下: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看起来,真是满满的正能量,于是很多人都非常相信方法论,读了很多书,每读完一本书就觉得得到了屠龙刀,觉得一定立竿见影。然而,大多数去实践的结果,都是满满的失望。有时候不禁怀疑,它们就像庙里的和尚一样,对你说心诚则灵,如果结果好,他们说,看,有求必应吧,如果结果不好,他们说,心还不够诚。问题是,得多诚才算是诚呢?这里却无法做一个量化。所以这些方法论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结果不好只因你的功力不够。

方法论当然也不是完全无用。它可能有适用的前提条件,或者效果并没有那么力挽狂澜。

在使用方法论之时,有两个特别值得留意的误区:

一是“幸存者偏差”。因为死人不会说话,而大谈特谈所谓方法论的,往往都是一时的成功者,或者说是“幸存者”,他们的看法,往往带有偏差。二战中,一群科学家在维修战争中返航的飞机,看到飞机的身上布满了弹痕。其中机翼附近地方的弹痕比较多,而机身上的弹痕比较少。于是许多科学家纷纷觉得,应该对弹痕多的机翼部分进行加固——照常理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可是却有另一位科学家提出了疑问:弹痕比较少的机身部分,会不会是因为……大多数机身中弹的飞机,都已经在战斗中坠毁了,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呢?事实证明了后者的观点:看不见的弹痕才是最致命的。

二是“下注者偏差”。近距离看待事物,设身处地,才能产生那种由内及外的紧张感,才能调动全部的能力去感受和解决问题。既可能有因为紧张而根本无从施展那些所谓的方法论,也可能因为绷紧的神经促使你全力以赴从而解决了看似无法达成的任务。

清楚了这些误区,方法论也往往没什么用,这是因为,方法论更像是种“知识”,但是在应用于实践之时,成功地做事需要的是“智慧”。

智慧与知识的差异,有个例子说得特别清楚:

操持家务的老太太,都知道“纱布上蘸上盐,可以去除茶垢”,“清扫榻榻米的时候,用醋来擦拭会比较好”,这就是生活当中的“智慧”。为什么说这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呢?对于这些生活当中的智慧,老太太即使是想忘也忘不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都是生活当中的体验和感触。在一开始的时候,老太太肯定也是听谁说了,“纱布上面蘸上盐,可以去除茶垢”(在这个阶段,还属于“知识”)。老太太在听了建议之后,回去肯定试了一下。有了体验和感触,“啊,确实弄干净了”,这就是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

人们可能会忘掉知识,却不可能忘掉智慧。

而智慧,其实是相通的,“触类旁通”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方法论就像知识,太多了,有些适用于你,有些跟你八竿子打不着,但是,这些方法论是不是对你有用,最关键是能否转换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并不需要掌握所有的方法,与其贪多求全那些于己无关的方法论,还不如踏踏实实,去实践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多不如精,有自己的三板斧,人生路上再多荆棘也不在话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