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探讨了光滑地面板块模型中的两个物块,那么如果地面是粗糙的,这类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通过例题来看一看。

我们来看一下2017年的这道高考原题,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和5千克,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木板的质量为4千克,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3m/s米,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²,求B与木板相对静止木板的速度?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一个板块出现两个高度板怎么理解(板块模型之四一个板和两个块)(1)

解析:相信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如果地面粗糙的话,感觉运动物体多,运动状态也多,尤其是运动方向还不太好判定,造成在解这道题时未战先怯。如果我们无法看出永动量和能量快速求解,那么,我们只能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去处理,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板块问题的思路,或者说,最基础的思路。

第一步当然是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有三个,我们也不要害怕,即使我们这道题无法完成,做完我们一步一步的做,做到什么程度,也有相应的什么程度的分。①对A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的加速度为5,方向水平向右,其初速度为3,方向水平向左②同理对B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的加速度为5,方向水平向左,其初速度为3,方向水平向右。③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木板水平方向受到三个摩擦力,即AB给它的摩擦力(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比较容易的判断,它的方向和大小)和地面给它的摩擦力(通过比较两个物块给他的摩擦力的大小,就可以判定地面给它的摩擦力的方向,大小的话,可以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所以可以知道木板的加速度是2.5方向水平向右,其初速度为零。问题中,B与木板相对静止即二者的速度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很容易求出二者运动时间多长,可以达到速度相等,而第一问所要求的速度就可以比较容易求出来了,你要注意的是,人家既然要求求速度,而速度是一个矢量,所以说我们既要答大小,也要答方向。说白了,第一问就是再说第一个运动过程及木板和B从开始到共速的过程。

那么接下来他们会如何运动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说过的底滑面糙,可以共减速。如果非要去判定的话,还是用我们说的,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小于等于二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当B相对木板静止,B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由于A最初向左做匀减速运动,A的加速度大小与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两者初速度大小相等,则可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m/s,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此时A受力不变,加速度大小仍为5m/s2 ,方向向右,对B与木板这个新的板进行受力分析,有加速度等于5/3,方向向左,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即共速。接下来的思路还是一样的。所以最终第二问需要的位移就是开始到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刻,AB物块分别相对于木板走过的位移,再加上从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刻到第二次共速时A相对于木板走过的位移。这个方法或者思路是最基础的,但也是最复杂的。第二问大家可以用伽利略变换求解更简单一点。当然最简单的还是速度时间图像。大家可以自行尝试。

一个板块出现两个高度板怎么理解(板块模型之四一个板和两个块)(2)

最后我们小结一下,当我们每次做题时候,发现地面摩擦系数小于板块之间,摩擦系数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是否可以共减速,又大大减少了我们一个判断过程。第二就是本期我们能否快速准确的判断出这是一个同一种类型,两次共速的问题。第三就是在求解位移的时候,能否想到伽利略变化,或者是图像来辅助,更容易解决问题。

如果你有今日头条app,麻烦顺手点一下关注@中学物理知识传播者,每天都会倾情奉献一段小干货,我会继续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