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范畴都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新能源的)(1)

新能源汽车优劣

1、在当今这个如此看重环保的社会,纯电动汽车的零排放便是它最大的优势。

2、电机的功率输出可以实现起步便达到峰值扭矩,确保了车辆的动力性能。

3、噪音低,可回收利用能力多。当然,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新能源汽车劣势

1、对于混合动力来说,系统结构相对复杂;长距离高速行驶省油效果不明显。

2、在传统燃油车上增加了电机,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等等的设备,占据了车辆原有的空间。

同时充电站的分布、电池的回收、车辆的续航里程等,都是目前纯电动汽车要面临的挑战。

欢迎关注“蓝宝课堂”,视频免费,知识实惠!

跟着我来简单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分类,说不定成为你茶余饭后装逼的秘密武器。

1、纯电动汽车

完全由可充电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充电,使用成本主要是电池的寿命及油、电价格。

2、混合动力汽车

一般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有使用其他燃料,如压缩天然气、丙烷等。有了内燃机可以很方便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3、氢动力车

以氢动力燃料电池为燃料,以此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行驶。排放的是纯净水,无污染、零排放、储资丰富,但是成本较高。

4、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用发动机进行发电,电动机进行驱动的车辆。由于发动机不能协同电动机一同驱动汽车,在高速上动力表现不及普通混合动力汽车,仅在起步和加速占优势。

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也可以算作电动汽车,但你可以在五分钟内给电池灌满燃料,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充满电,“电池”是氢氧混合燃料电池。燃油电池转化效率高(60%左右),整车燃油经济性良好。

不选新能源车,无外乎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车价高的原因。以前新能源车综合续航大多在150km徘徊,比如北汽新能源推出的车型E150 EV,综合续航里程150km,动力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如果使用过程中开个空调或暖风,续航能力惨不忍睹。

现在的新能源车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几年间纯电动车综合续航里程突破200km、300km。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比亚迪秦EV450、吉利帝豪EV450、北汽新能源EU5都达到400km。

前几年车企大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当时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约在80Wh/kg左右,小型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电量大约25kWh,这就是为什么当时车辆综合续航里程仅为150km。该种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且提升空间不大,低温性能是其短板,但在高温工况下性能较好。

一种电池遇到瓶颈,自然就给另一种三元锂电池登场的机会。这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基本可达到100Wh/kg左右,目前长续航版本车型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处于130Wh/kg水平,甚至有的电池企业可以将能量密度提高至160Wh/kg。

另一方面,技术的成熟使相关零部件的制造成本降低,随着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成熟和生产线不断趋于自动化,可以使动力电池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今天可以买到的产品,续航里程比数年前同级别的产品明显提升不少。

新能源,定义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基于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新能源是必然之势,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石油等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可再生的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此外环境保护也是一大重要考虑。

但是风、阳光、水资源千百年都存在,人类也很早就开始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

以风车为例,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在公元前650年,罗拉曾对人发誓说:他想出了一种借风作为动力来代替畜力的方法。他的誓言引起了奴隶主的兴趣,奴隶主决定让罗拉试一试,于是这位聪明的奴隶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风车。罗拉的风车是一个用砖砌成的高塔般的建筑物,它的壁上有两个很大的通风口,里面有一根大转轴,轴上装着用芦苇编织的风叶。风从一个通风口进来,推动叶片旋转,再从另一个通风口出去。这种风车适合于常年风雪比较固定的地方,后来,风车在波斯被广泛地应用起来,公元950年,有两位伊斯兰教地理学家到波斯旅行,对这种利用风力的创举赞叹不已,并将这些见闻记入了史册。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简易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也无法承担作为主要供电装置来供电。所以对于常见的风、太阳等新能源来说,其发展上面最大的痛点就是能量转换效率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当然伴随着的是转换后的电力的存储问题也是一大问题。

而对于核能这种后期发现的能源,怎样将其巨大的能量转换为可用的、可承受范围的电力等是核心难题。

所以归根结底,是技术的不足限制我们全面进入新能源的时代。不过现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最近在转换效率方面,耶鲁研究团队就利用遍地的“硅藻”材料,实现对有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在能量存储上,斯坦福大学的一支团队就开发了一种钠基电池,据了解,研究人员打算将该类电池用在存储太阳能阵列转换过来的大功率电力;还有更早的时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创新性的利用细菌来作为太阳能收集器,将太阳能转为乙酸,这种方法成本低且转换效率低。

持续关注的话,我们会发现各大研究所和高校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且他们也十分注重技术的应用前景,所以不用担心未来他们的技术不接地气。虽然很多技术实现起来还需再打磨,但前景十分可观。

就新能源的应用来看,电动汽车的势头劲长可谓是对新能源发展的极大促动,虽然煤等可以转换为电力,但随着需求量的全面提高,加速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