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跟家长沟通时,很多人都会问到孩子“写作业慢、爱走神、协调性不好”的情况。这跟孩子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是手、眼、脑的协调?

在生活中,很多动作都会用到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比如我们想喝水,眼睛看到了水杯的位置,大脑指挥手去拿杯子喝水的过程,就是“手眼脑协调”在发挥作用。

手眼脑协调能力,简单解释就是当眼睛看到物体后,通过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中枢,进行由手操作的运动来完成整个协调活动。

其实“手眼脑协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手眼协调”,只不过我们习惯性地把名称简化。

四招教你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必知手眼脑的协调程度)(1)

对各项能力发展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手、眼、脑协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力。这是因为:

手部精细动作是由人脑的高级神经中枢发送指令来完成的,激发和控制手指精细运动的信号并非源于脊髓顶部的脑干,而是源于脑的最高的区域——皮层的条形区。

这一区域横跨脑,有点像束发带,称为运动皮层。运动皮层直接向手指发送信号,控制手的精细运动。

四招教你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必知手眼脑的协调程度)(2)

此外,如果从感觉统合的观点来解释,手眼脑协调还涉及许多其他的神经系统。还是拿喝水举例。

我们的大脑首先要通过眼睛(视觉)看到杯子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其次还要通过前庭系统(主控平衡)与本体觉,知道水杯与自己的距离和位置空间关系。

最后再通过手部触觉、口部触觉等相关部位的皮层,感受水的温度,综合这些信息后,大脑再发出适当的指令。

四招教你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必知手眼脑的协调程度)(3)

可见,只有大脑和手、眼的紧密协调配合,才能指挥我们的肢体做出恰当的动作,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手眼脑协调与学习能力

随着儿童大运动的发展,他们手眼脑的协调以及精细动作能力,也会在各种的学习任务中逐步提高。

当孩子的手、眼、脑、口、耳这些学习器官各自的动作越来越准确,相互的协调也会越来越好时,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而手眼脑能力的发展,是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日常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比如婴儿期宝宝学习自主进食,他每次通过自己的力量把食物送到嘴里,都是一次重大的手眼脑相协调的锻炼过程。

而后续的爬行、走路、跳跃、玩玩具、拍皮球,甚至乱写乱画、撕纸、扔玩具等都可以锻炼到手眼协调能力。

四招教你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必知手眼脑的协调程度)(4)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和自由的空间,让他尽情探索、快乐长大。

手眼脑协调不好有何影响

如果手眼脑协调能力发展不良,不一定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但孩子可能会容易马虎、小错误多、运动能力差。

还会因为手眼不协调,手部肌肉控制能力差而导致写字慢,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自我怀疑,慢慢就会降低自尊心,影响生活和学习的其他方面。

四招教你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必知手眼脑的协调程度)(5)

如何锻炼手眼脑的协调

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动可以促进脑的发育。在进行手眼协调训练时,表面我们是在训练手和眼睛,实际上我们是在锻炼大脑。

大脑在一次次的信息整合中,变得更加灵敏,所以手眼协调的训练对提高认知水平也是有重要意义。

# 0-1岁 #

对于3个月以内的宝宝,家长可以提供比较轻的、容易抓握的玩具,比如摇铃、拨浪鼓、健身架上的玩具等。

3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玩一些软球,引导孩子从左手换到右手,也可以玩一些有触感的布质书,让孩子的手部触觉充分发展。

还可以玩一些手摇铃、手鼓之类的玩具,锻炼孩子手部抓握能力。

四招教你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必知手眼脑的协调程度)(6)

# 1-3岁 #

这个阶段可以跟孩子玩摸五官、捏软泥、撕软纸之类的游戏,锻炼孩子的五指分化和手部肌肉控制。

也可以玩一些涂鸦、拼插、搭建之类的游戏,或者让孩子把各种玩具收进筐里,去户外捡树叶等等。

四招教你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必知手眼脑的协调程度)(7)

# 3-6岁 #

3-6岁是孩子感统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要给到孩子丰富多样的感觉输入,满足他各种感觉的需求,感统能力的发展才会更完善。

关于手眼脑协调方面可以玩一些橡皮泥、折纸、拧瓶盖、穿珠子等需要准确操作的游戏,提高手部控制能力。

还要开始锻炼使用剪刀、用筷子夹起物品、拉拉链、扣扣子、系鞋带、编辫子等活动,锻炼手部精准控制和灵活协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