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

水孩儿 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

入选2020年度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扶植项目

(二月或雨水封城记梗概)(1)

《二月或雨水/封城记》

梗概

2020年的1月,一场瘟疫蔓延全国。人们不但嘴巴戴上了口罩,心灵也戴上了口罩。人和人之间变得更加排斥,冷漠。

她是位女作家,自由率真,面对灾难,她早有预感。从新年前后罕见的大雪,到她遭遇“出租车事件”,并摔坏膝盖不得不禁足,再到她春节前听到的武汉朋友的哭喊声。

除夕,武汉封城,全国停摆。她平时在黄河畔的南海小镇隐居,禁足的日子其实和平时并无区别,但灾难降临,人类上演的一场场闹剧让她陷入了抑郁中。

2月1日开始,她给孩子们在网上布题写作,用孩子们的纯净来洗涤污秽的世界。她和北京的抑郁歌手小明相约写歌,给五百万无家可归的武汉人,给在这场灾难中逝去的所有人,还有,给同样抑郁了的朋友们…….

到2月15日,她已暴瘦十斤,头发快要掉光了。不断有读者给她发信息,向她诉说他们的无助和恐惧,她觉得自己不能悲伤下去了,她知道必须要调整心态,只有先救赎自己,才能救赎他人。

2月16日,她收到他的信息:他梦到她了……他是让她仰望的学者,她的灵魂瞬间被唤醒,她像躲在孤岛上偷偷哭泣的那个孩子,仿佛看到海边越来越近的一丝光亮……

他和她谈文学,谈人生,谈爱情。在封城的日子里,她倾诉,创作,悲伤,欢笑。他敞开心扉,让她的灵魂拥抱着他的灵魂。

雨水很快就到了,她不知道疫情过去以后,还会不会有人记得这段封城的日子。

在2月的最后一天,她将她2月前半月的记忆删除了,只剩下2月后半月,或是雨水后的日子。

她知道,城门打开以后,体制内的他要将心封闭,戴上面具。体制外的她依然独自守着灵魂的孤岛。

涧户无人

开了又落

去年那些纷纷的

纷纷的雨水呀

迷失的迷失

重逢的再见

2020.2.19雨水

去年雨水写的一首小诗,她署上今年的日子,给他,不知道明年的雨水,他和她还会不会记得。迷失的迷失,重逢的会再见吧……

这部非虚构作品,以日记体的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了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故事从2月16日写起,到28日为下部分,但放在了前半部。再以回忆的方式从2月1日写起,到2月15日。为上部分,但放在了后半部。

29日是2020年的2月里多出来的一天,为结尾。

灾难面前,不管是岁月静好派还是社会缺陷派,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我们更应该学会反思,月光依旧皎洁,我们需要拂去的是蒙在眼睛和心灵上的灰尘。

愿这场灾难唤醒更多的人,敬畏自然和生命的同时,能够找回属于自己的灵魂。

2020.3.10

(未完待续)

(二月或雨水封城记梗概)(2)

水孩儿

作者简介:

水孩儿,原名吴艳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第九期高级文学研修班、鲁迅文学院。

自16岁开始文学创作,曾在《文艺报》《草原》《包头日报》《中国艺术家》》中国当代CEO》杂志等发表作品二百余篇。26岁以剧本《家长里短》为人所共知,《中央电视台》《中国妇女报》《辽宁青年》《河北日报》等三十多家媒体为其做过专题报道。

出版有散文集《妹妹,你是一滴纯净水》《魔幻小狼窝》《一朵云》、诗集《一本草》、评论集《鸢尾集》、长篇小说《亡国之君李煜》《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东家火西家烟》、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忽然而已》《黄河好人》等十余部。主编文集五十余部。

其中评论集《鸢尾集》获得包头市第十一届文艺振兴优秀作品奖。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入选2020年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扶植项目。非虚构《黄河好人》入选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重大题材文艺扶植项目。

喜琴棋书画柴米油盐及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出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内蒙古包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