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有哪些好吃的(静听闽侯鸭撇悠悠那年事)(1)

本文配合音频阅读效果更佳

本期主播

于雅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闽侯有哪些好吃的(静听闽侯鸭撇悠悠那年事)(2)

(蟹山洲江坞内的鸭撇仔•刘长锋供图)

鸭撇悠悠水荡漾。

位于闽侯县的龙祥岛,洲渚纵横,多不相连,岛民水上生产和出行靠舢板、帆船、桨船、篷遮船、鸭撇仔等。其中鸭撇仔是“船老小”,别看它小得不起眼,其美誉度胜过其他“船老大”。鸭撇仔形状像在水上游的小鸭子,俗名叫“鸭撇”。因船小,叫“ 鸭撇仔”“扒撇仔”“扒舨仔”的皆有之,但怎么叫都离不开“仔”字。

农耕时代,龙祥岛河上水中,鸭撇仔随处可见,可谓是“乌龙江洲,点点轻舟”。远远看去,既像一苇芦叶,漂行于绿水间;又像一群野凫,沉浮在风波里,充满了诗情画意。

鸭撇仔一大好处是不怕搁浅。在冬天出江外洋中(洲田)劳动,潮落船搁泥滩上,人们不用打赤脚在寒泥中推船下水,只要在船上用竹篙、扒撇用力一撑,船就在泥滩中滑行如箭。即使搁在沙滩或洲坞里,也可以轻易推行出滩出坞,被誉为水陆通行的“两栖舟”,可谓“有了鸭撇仔,江中任我行!”

鸭撇仔是在水上最常用的运载工具。人说“隔河千里路”,龙祥岛洲田多,多在不相连的“在河之洲”。去“洋中”(洲田)劳动,好在有轻便的鸭撇仔当水上交通工具。一家人早晨迎着朝霞而出,傍晚沐着夕晖而归,悠然自得,尽情地享受“官家不如农家好”之愉悦。

讨鱼讨虾,也是靠它。岛民在工余暇隙,也会带上渔具,驾鸭撇仔到江中水上,钩鳗、钓虾漏、放鲤鱼钩、放链仔网等,一个半天,既赏尽江中景,又可讨得鱼虾归。这些鱼虾又当菜,又可下酒,多余的还可到螺洲和尚干市场卖出,来补贴家用。

每到水稻收割季节,农民虽用木帆船、摇橹船运载谷子,但有的水田离水远,水浅不能靠近,靠人转运,费时又费力。鸭撇仔吃水浅,只需农民轻轻撑几篙,鸭撇仔直接靠到田边,轻移几步就能搬稻谷筐到船上,可方便啦!当然 ,运载西瓜、柑橘、尾梨、甘蔗等农作物,还有河中扒蚬仔,也都离不开这宝贝呢!

江中割鱼草使用鸭撇仔,渔民们更是交口称赞。龙祥岛是淡水鱼养殖基地,每到涨潮,一艘艘鸭撇仔疾驶向江外草洲。一到洲上,轻捷的鸭撇仔就贴近草丛,其间野鸭纷纷破水飞逃。渔民们边割草边洗草,不一会儿工夫,就装得满满一船舱,省力又省时。船回岛后,鱼塘边水道又浅又窄,也只有鸭撇仔才能穿行自如,并可直接把草撒到鱼塘里,又省了许多气力。

鸭撇仔还是“鸭牳王”。龙祥岛鸭牳蛋十分有名,蛋黄鲜红,是纯而又纯的正宗水鸭牳蛋,价格比市场高三分之一,不少福州市民还托熟人到这里买。因为这里的鸭牳是放养江中的,吃的是蚬子、田螺、螃蜞、小鱼小虾,产的蛋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味道又好,这其中也有鸭撇仔大半功劳。鸭撇仔用来放鸭,真像“鸭牳王”。

鸭撇仔还是水上最快捷的应急运具。尽管岛上有水泥船、舢板船、木帆船、木桨船等,但这些船用途基本是“单打一”,吃水深,不好靠近岸。如摇橹,遇逆水,要几个大汉用力才挪动,遇小河道又通不过。鸭撇仔恰恰避免了这些缺陷,起了应急作用,说是当年的“120”一点不夸张。

鸭撇仔装载着老一代人孩提时代的记忆。当年小孩不像现在这样玩具多,就是玩铁环、打纸片、弹土珠、跳土筐等,而玩鸭撇仔可是大趣事。每当放学回家,三五个伙伴一呼唤,兴冲冲地去江边玩鸭撇仔。一上船,几个人就荡悠悠起来,唱着“南尾星,只坠坠,爬船仔,去开会……”等童谣,年纪大些的胆也大,就拿起扒撇往江中“泛舟”,时而追鱼群,时而打水战,其乐无穷矣。

如今,时过境迁,龙祥岛堤坝围了,把互不连接的岛洲像珍珠一样串起来。螺洲大桥也通了,把岛内的大小路像网络般连起来,交通非常方便。因此,除了极少的养鸭人在鱼塘里用小鸭撇仔外,还能看到的只是半埋半露在河坞里的残舷烂板。

岁月悠悠,最难开口说的话是:鸭撇仔,没你什么事儿了;最想说的话是:鸭撇仔,你曾经的用处将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

听众朋友们有福了!

“静听闽侯”栏目

除了能在“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号收听

还强势登陆喜马拉雅FM

搜索关注“遇见闽侯”

即可在APP客户端随时收听

闽侯有哪些好吃的(静听闽侯鸭撇悠悠那年事)(3)

“静听闽侯”栏目

长期在线征集

与闽侯有关的美文

字数800字左右

有符合要求的作品

可投稿到邮箱

yjminhou@126.com

期待您的文字

变成优美动听的声音吗?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刘长锋/文

编辑:林丹

校对:林丹 吴昕

审核:潘杰

监制:谢永杰 倪心昕

闽侯有哪些好吃的(静听闽侯鸭撇悠悠那年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