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者爱人的道理(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1)

孔子的弟子季羔(即高柴,亦称子羔)在卫国从政时当狱吏。有一个人犯了罪,依法砍掉他的脚,即刖刑。后来这个受刖刑的人把守卫国的郭门。不久,卫国发生蒯聩之乱,季羔不愿卷入卫国国内的政争,赶快逃跑。当他逃到郭门时,郭门关着。心想:守郭门的人正是当年自己处罚过的人。他不正要在这时对我报复吗?没料想守门的刖者却对季羔说:“那边有个缺口,你快爬过去逃跑吧。”季羔说:“君子不爬墙。”又说:“那边有个窟窿,可以钻过去。”季羔又说:“君子不钻洞。”又说:“这里有间暗室,可以藏起来。”季羔看他真心实意保护自己,便藏到里面。

孔子仁者爱人的道理(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2)

过了一会,追赶的人过去了,季羔从暗室里出来,对守门人的举动不理解。要离去时,问刖者说:“从前我奉君主的法令,砍去了你的脚。现在我处于危难时机,正是你报复我的时候,为什么反而帮我呢?”刖者很坦荡地说:“断足是我罪有应得,已无可奈何。过去你用法律来治我的罪时,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曾经希望减我的刑,却没办到。在我受刑时,你也为我着想,我发现你脸上有忧郁的表情,说明对我有恻隐之心。你的心意我已领受,所以今天我才帮你。”

孔子听到这个事件后说:善于当官吏的,能正确执法,应该用仁恕的方式树立德行;不善于当官吏的,用严暴的手段而遭到怨恨。公平行事的,大概只有季羔吧。

这段载于《说苑·至公》、《孔子家语·致思》中的故事,说明孔子既主张法治,更主张仁德。后人在《圣迹图》中为此单作一图,取名为“子羔仁恕”。

孔子仁者爱人的道理(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3)

“推己及人”就是换位思考。自己想得利,也叫别人得利;自己不受害,也不叫别人受害。战国时,有个白圭,说起大禹治水来,他说:“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把水排到邻国去,不就行了吗?”孟子说“这样做,你自己有利,邻国却有害了。”这就是日后“以邻为壑”成语的来源。相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说:“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把广大百姓看作自己的父母,因而得到很快的发展,直至灭了明朝。高柴无力救那个人,但对此人怜悯,此人就记在心里,日后对他报答,这正是高柴“推己及人”的善果。

孔子仁者爱人的道理(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