攉鱼,是老家的方言,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涸泽而渔。

我的老家在故黄河滩上的一个小村庄,据说我们村的历史已经超过千年。

可以经得起考证的证据就是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牛耕图,就是出自我们那里。

另外,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曾经在水闸边上见过大清朝黄河决口堵水的石碑,铁锅堵决堤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老家的河流段。

可以说,老家的河流密度跟江南水乡有的一拼。

故黄河改道以后,大小支流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从我记事起,每年夏季都要发几次大水。

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

洪水退后,河滩的大沟小沟里都是鱼。

鱼的名字叫铲(攉Huo鱼)(1)

逮鱼,可以说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之一。

暴雨过后,往往是连续的艳阳天,小河沟里的水位下降特别快。

放学后,我会特意避开平日里的小伙伴,一个人去溜河边,手里拿着几根柴火棒,每个上面都刻好痕迹,插在较深的位置用来计算水位下降的速度。

整个河道里,哪条小河沟有鱼,哪条小河沟水深,我都是心知肚明。

到了周末,我会在小伙伴找几个组建攉鱼小队。

我们拎着渔网,水桶,铁锹,早早起来去事先确定的小河沟里攉鱼。

攉鱼的第一步是确定围堰的位置。正常情况下,都是延续之前旧围堰加固。每条小河沟都有很多道旧围堰,有我们筑的堰,也有别人筑的堰。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用家里的洗脸盆,铁盆,偶尔也用塑料盆。

鱼的名字叫铲(攉Huo鱼)(2)

攉鱼最理想的工具是铁皮水桶,上下固定两个木棍,攉水的时候,人可以站在岸上。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弯腰攉水,也不要担心水蛭的吸附。

然而,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多余的铁皮桶。其次,要四根结实的绳子,想要凑齐这些不容易。

攉鱼开始了,第一轮轮流攉水,一圈过后,换成两人共同架着盆继续攉水。

基本上要这样来回更换好几轮。

有时候,遇到大的河沟需要半天,甚至大半天才能攉干水。

正常情况下,我们很少挑战大一点的池塘,河沟。

我们这边是沙土质,渗水的情况非常严重,攉水用时越久,周围渗出的水越多。弄不好,最后攉不干水,只能下去摸鱼。经验告诉我,摸鱼最容易丢鱼,尤其是黑鱼,鲫鱼特别喜欢钻脚坑,几圈趟下来池里的大鱼就不见了。

我们小时候逮鱼,大小是不分的。草虾,麦穗,参条,我们都要。这些小杂鱼晒干了,用泡开的黄豆,烩上大量的辣椒片 ,生姜丝,葱丝一起炒。吃的时候,搭配煎饼,烙饼。这个味道让人百吃不厌。尤其是刚刚烙出来的热乎烙饼卷起来,热腾的鱼香,菜香从嘴巴一直延续到胃里。

鱼的名字叫铲(攉Huo鱼)(3)

为了“颗粒归仓”,我们会架上一层细细渔网,避免鱼窜进攉水坑,被我们攉出去。

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水快干了,鱼儿露出脊背在水里乱窜。这个时候,越攉越有劲。

特别是看到个头大的鱼出现,更是让人兴奋。

这个时候,我们要时刻观察,尤其是大鱼的位置。攉鱼最忌讳中途有人入水,每个踩过的脚坑都有可能藏鱼。

水干了,捡鱼开始。

人手一柄小抄网,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手小拿不住鱼,还可以避免来回在水池里来回走动。

基本上,第一遍捡鱼,占据百分之七十左右。

如果中途坑里出现积水,还要再去攉一部分水,水越多,泥越多,鱼藏起来越容易。

捡完第一遍鱼,开始和稀泥。

这一遍也叫浑水摸鱼。

不管大鱼小鱼,都会被呛出来。当然,也有例外,如黑鱼。这种鱼钻进泥里,只要你不碰到它的身体,黑鱼一动不动在稀泥里趴着。

和稀泥的时候,抄网的作用就更突出了。只要有鱼出现,一逮一个准。

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让身体沾满泥巴,一个个变身泥巴人,城里人花大价钱的才能享受的泥浆浴,我们不仅免费,还能得到渔获。

鱼的名字叫铲(攉Huo鱼)(4)

清场的时候到了,收拾好工具上岸。

扒开堰子,把水回放。

正常情况下,我们回放的时候会在缺口放个渔网,防止对过池的鱼跑过来。

接着开始攉对面的水塘。

有了渔获,攉起水来也更起劲。

鱼的名字叫铲(攉Huo鱼)(5)

在我中学结束之前,不管是夏天,秋天,还是冬天,攉鱼总是让我兴冲冲,难以抗拒的心头事。

如今的故黄河河道,早已经被开发成了湿地公园,我当年奋战过的小河沟,大多数都被填平了。回老家再也找不到当年的乐趣了。

每次,路过黄河大桥,看着一排排鱼竿,我都会想起来当年捉鱼的点点滴滴。

故乡,在记忆中故乡,没有一丝的泯灭,反而随着时间久远而愈发的浓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