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悯为话题的故事(关于怨的思考与故事)(1)

“怨”指心里受了委屈,是一种常见的心态,或许受了外界不公正的待遇,或许对某人产生了成见,或许自己心态不平衡,人们通常就会产生“怨”。一个人有了“怨”,就会找地方释放出来,否则,……

怨,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我们常说的词有抱怨、埋怨、怨恨、恩怨、结怨、民怨。与“怨”相关的成语有:怨天尤人、以德报怨、以怨报德、怨声载道、天怒人怨、任劳任怨、恩怨分明、杯酒解怨等等。

以悲悯为话题的故事(关于怨的思考与故事)(2)

成语:怨声载道

或许有人要问,“形声”是啥意思?我简单介绍一下,“形声”是汉字“六书”造字法的一种,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为其下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怨”字由“夗”加“心”字组成,“心”是形旁,“夗”是声旁。“夗”的基本解释为“身子侧卧弯曲的样子”。

以悲悯为话题的故事(关于怨的思考与故事)(3)

三国演义:曹操

说起“怨”字,使我想起来曹操借头息众怨的故事。话说曹兵17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李丰等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

一天,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垕前往禀报曹操说:“如今兵多粮少,应当怎么办?”曹操回答说:“可以用小斛分发军粮,暂且救一时之急吧!”王说:“兵士倘若怪怨起来该如何是好?”曹操说:“这你不用管,我自有办法。”

以悲悯为话题的故事(关于怨的思考与故事)(4)

王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发军粮。曹操暗中派人到各营寨去听风声,各营寨怨声载道,都说丞相欺骗了大家。曹操于是密召王入帐,对他说:“我想向你借一件东西,以此息众怒,你可不要吝惜。”王说:“丞相想借什么东西?”曹操说:“我想借你头用以示众!”王大惊失色,说:“我实在无罪!”曹操说:“吾也知道你无罪,但是如不杀你,军心就难以稳定。你死后,你的妻子儿女我会为你照顾,你就不必多虑了。”王再想申辩时,曹操早就呼喊出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罢;然后把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面,并贴出告示:“王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盗窃官粮,谨按军法,斩头示众。”于是众怨开始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