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拾遗记卷四中记载,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瞭如亲睹。曰:“臣少时蹑虚却行,日游万里。及其老朽也,坐见天地之外事。臣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俗多阴雾,遇其晴日,则天豁然云裂,耿若江汉。则有玄龙黑凤,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国人今献此石。或有投其石於溪涧中,则沸沫流於数十里,名其水为焦渊。

这个宛渠之民到底是什么人呢?是否他们就是真正的修仙之人呢?宛渠人乘坐的可能是一个叫沦波舟的螺旋舟到秦朝来的,此舟形状象海螺,而且还能沉入海底,海水不会进入内部,将这些条件结合想象一下,这不就是一个形状怪异的潜水艇吗?难道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这样先进的交通工具?还是这个螺旋舟本身就是一件属于修仙之人的特殊法器呢?

秦始皇三大奇异事(秦始皇爱好神仙之事)(1)

还有对宛渠人的介绍,身高十丈,这是什么概念呢?“丈,十尺也”一丈大概相当于现在3.33米,十丈就是33米左右,妥妥的一个凹凸曼啊......而且他们穿的类似鸟兽皮毛的衣裳,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如果他们穿的是某种洪荒异兽的皮毛炼制的法袍呢?身高几十米还穿着特制法袍,这是不是类似修仙人的神通法相天地???

秦始皇特地接见了他们,与他们谈到了洪荒时代天地初开的事情,宛渠人在谈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像是亲眼目睹过一样。

秦始皇三大奇异事(秦始皇爱好神仙之事)(2)

在介绍自身情况的时候也让人惊叹不已!“我年轻的时候可以御空而行,一日可达万里,现在也可以坐着观看天地以外的事情。我所住的地方离咸阳看到日落的地方有九万里,那里一天,人间万年,长年云雾缭绕,如果遇到不常见的晴天,天空的云雾就像裂开一样,露出像长江、汉江一样的河流,并且有玄龙、黑凤在里面嬉戏、翱翔。到了夜晚,我们用燃山上产出的石头来代替日光,这个燃石可以发出明亮的光,形状像栗一样,一颗就可以照亮一座大厅堂。很早以前炎帝神农氏开始改变吃生食就是用的这个燃石,现在我们将这个燃石贡献给你。这个燃石如果扔进溪水深涧中会使数十里内的水沸腾,这个水我们叫做焦渊。”

秦始皇三大奇异事(秦始皇爱好神仙之事)(3)

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宛渠人士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样的本领。看过西游记的人可以感觉得到宛渠人可以腾云驾雾,元神出窍。居住的地方感觉就像是在三十三重天里面的天宫一样,仙气缭绕,而类似长江的河流是否就是天河呢?而嬉戏的玄龙、黑凤又是否是在天河中居住的神兽呢?还是某些仙人的坐骑呢?所谓的“燃石”是否就是修仙之人修炼用的灵石?而所谓的世间少见的灵泉是否就是灵石放入溪涧内产生的呢?

而且宛渠人还时常“监视”下界的事情。“臣国去轩辕之丘十万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臣先望其国有金火气动,奔而往视之,三鼎已成。又见冀州有异气,应有圣人生,果有庆都生尧。又见赤云入於酆镐,走而往视,果有丹雀瑞昌之符。”意思是虽然宛渠离你们下界较远,但随便发生什么事情都能知道。比如少典之子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九州大鼎,我只远看有金火气动就知道,过去查看,果然三鼎已经完成了,又发现冀州有异样的气息,应该是有圣人出世,果然尧出生了。这是否是对秦始皇“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的警告呢?

当然了,拾遗记属于古代中国神话之怪小说集,秦始皇到底有没有见过仙人,我们就不得而知。

本文全属自己脑洞大开之想,让各位看官见笑了。倘如有不足之处、不通之处,望大家不吝赐教,敬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