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纵横八方行致远,大道如虹天地宽。畅美舒洁的农村公路将农民的粮食、山药、鸡鸭运往城市,吊机轰鸣的港口码头将腹地祥云磷肥、关山石料、亚东水泥运到五湖四海,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内联外畅的大交通运输网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方阵。非凡十年,踏浪前行。武穴交通运输打上了便民、安全、绿色、智慧标签,“四横三纵两高速两铁路一港口”的综合交通格局,绘就了一幅大道通衢畅八方的大美画卷,一个“出彩”的武汉城市圈增长极从鄂东大地释放出她的新动能。

大道如虹展画卷

码头泊位有效利用率最大多少(公路纵横捭阖码头拔地而起)(1)

武穴市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码头泊位有效利用率最大多少(公路纵横捭阖码头拔地而起)(2)

通讯员 雷世达 张银俊 耿文辉

经济要发展,交通应先行。一条条公路纵横捭阖,一座座新型码头拔地而起,一台台客车绕村进垸,一艘艘货船通江达海,在产业发展的最基础、最薄弱环节,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交通正成为武穴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开路先锋”奏出华彩交响乐

“长江大桥开通后,回老家比以往要节约1个多小时,真是太方便了。”在去年9月26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开通后的第二天,乘车“尝鲜”过大桥回老家的袁术程师傅,说起这条武穴有史以来的第一条过江通道,难掩自豪和兴奋,“这大桥气派壮观,交通变好了,感觉自已与家乡更近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对岸的阳新人,二十多年前一家老小搬到武穴做生意,但仍难掩思乡之情,过去回去要先到盘塘乘轮渡,再转乘客车,一趟下来过次江就要1个多小时,如今仅花需5分钟,交通变化让他感同身受。

码头泊位有效利用率最大多少(公路纵横捭阖码头拔地而起)(3)

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程度,最直观的就是交通便利性。十年弹指一挥间。武穴市委、市政府坚持交通强国战略,大格局谋划、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主动对接鄂黄黄城市圈,畅通主干道,打通断头路,改善瓶颈路,加快构建“内畅外联、多式互通、融合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厚植水陆要冲、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多式联运的交通区位优势。回望这十年,武穴交通发展浓墨重彩、令人瞩目。全市新增长江大桥1座、高铁1条、高速1条、国道2条、省道4条以及现代化新型码头6座。

码头泊位有效利用率最大多少(公路纵横捭阖码头拔地而起)(4)

千年等一回。今年年初,在“高铁时代”即将到来之际,为做好高铁进出站通道、高铁落客匝道、公交换乘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交通人拿出“拼命”精神,在地面施工条件差、建设资金不足、严寒多雨天气的情况下,100天建好落客匝道,60天建成换乘中心,30天修好进出通道,20天焊接完成临时钢栈桥,雨天做设计、搞测量,晴天抢建设、抓施工,晚上还要加班加点作总结,部署后期工作,按小时算、按分钟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10个人不够,20个人上,20个人不够,诚信路桥公司50名施工人员全部上。

记得在架设钢栈桥的那天晚上,初春的风刺骨的冷,但全场灯火通明,运料的、焊接的、吊装的、铺路的、调度的、监理的、后勤服务的,多达80余人,全部到场,一直奋战到凌晨2点,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硬是架起了一座与落客匝道对接20米高的天桥。

“大家都没休息,我怎么能去睡呢?再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完成也睡不着呀!”为了抓路面工期,已两天两夜没合眼的项目经理项革硬是同大家一起奋战,待工具收拾、车辆疏导、人员退场结束,天已微亮。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就是交通人的拼搏精神,也正是在这种拼搏精神的支撑下,武穴交通人十年来,以路为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当“开路先锋”,奏响出交通蝶变的华彩乐章,铺就出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全市1246平方公里大地上,公路里程达2651.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9公里、国道94.1公里、省道112公里、县道227.36公里、乡道929.925公里、村道1288.039公里,百公里路网密度127.3公里。全市呈现“四横”(狮梅线、黄梅线、松白线、南德线)、“三纵”(武百线、东深线、莲龙线)公路网和“两高速”(黄黄高速、麻武高速)、“两铁路”(京九铁路、黄黄高铁)、“一港口”(深水良港)的综合大交通格局。

今年4月22日,武穴交通迎来历史性时刻,随着“复兴号”的进站,武穴迈入“高铁时代”。家住宜昌的70多岁老人曾汉盛,今年夏天携爱人和女儿乘高铁回家乡走亲戚,一出高铁站就兴致勃勃地对前来迎接的外甥说:“我们老俩口腿脚不好,最怕转车,几年没敢回,现在高铁从‘宜昌东’直达武穴,真是太方便了,我每年都愿回来”。

修好一条路,振兴一大片

“以前,早上挑担谷子翻山越岭到梅川镇,换成化肥挑回来,一来一回得花上一整天!自从八里崖隧道打通了,农村公路修到家门口,我们出行可方便多了。现在乘车不到半个钟头就能到镇上!”9月20日,武穴市梅川镇同心村2组瓦砾地垸58岁的村妇龚德芳,笑容满面地对笔者说。

梅川镇下赵村是我市北部的“老少边穷”地区,青山叠嶂,交通闭塞。公路修筑前,山路崎岖,尘土飞扬,群众到镇上得花上大半天,当地特产“佛手山药”和其它农产品都无法顺利售出。为了修好这一脱贫路,2018年交通部门专班上阵,快勘测、快设计、快建设,筹资8200万元,当年就打通了全长7.5公里的横岗至百元段公路,同时升级八里崖隧道,将大山深处的吴大、同心、下赵等5个村“一线穿珠”。

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当地“佛手山药”顿时成了俏销的“网红”优品,该村的63家贫困户也全部脱贫。去年12月底,下赵村书记杨东风指着路旁新建的楼房自豪地告诉我们,村里有现在的发展,多亏修好了这条路。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俯瞰武穴大地,869公里四好农村公路,纵横交错,串村联乡,让农业更繁荣,乡村更美丽,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畅通便捷的实惠。十年间,武穴织密农村公路网,畅通“微循环”,农村公路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一枝一叶总关情”。武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瑜说,“我当农村公路局局长8年多,全市342个村,每个村的书记我都认识,每个村至少平均去过3次以上。全市到目前已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854.48公里、刷黑322公里,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线250公里,建成公路驿站32座,改造农村危桥77座,建成农村安防设施862公里。”说起乡村公路发展,他如数家珍。武穴交通像这样驻村干部达32人,为农村道路服务的养护人员达250人,正是这一批心系三农、深入基层的人,成就了武穴农村公路的大发展。

“十三五”以来,武穴高标准建成武山湖环湖路、仙人湖环湖路、官太线、一尖山禅修公路等8条农村公路,同时改造升级了武盘路、莲龙线、塔南线等县乡公路。正在建设的郑席线龙里至大法寺镇区段公路,成为黄冈市首条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的农村公路。全市镇处100%通柏油路,行政村100%通水泥路,村组垸场100%通硬化路,余川、大法寺镇跻身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行列。花桥镇省级示范乡镇创建通过考核验收。仙人坝湿地公园环湖路入围“全国最美农村公路”二十强,并被命名为“黄冈市十大最美乡村振兴路”。群众过上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好日子。

修好一条路,振兴一大片。十年间,武穴市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布局和特色村镇建设,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作为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切入点,做好“农村公路 ”文章,打造一批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连心路,促进路、产、村庄、生态融合发展,带活“三农”、带动扶贫、带旺旅游、带美口碑。随着一批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梅川“佛手山药”、太平野山笋、四望油茶、石佛寺荷花、杨二岭蜜柚、蓝杰有机米、梅川“一河两岸”瓜果蔬菜等一批特色产业得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一条条农村路串起了横岗山、希尔寨、仙姑山、通天河等3A、4A景区;让“龙门花海”“彭河人家”“怡湖山庄”等民宿走出大山,让大法寺镇“油菜花海”、仙人湖水上乐园变成网红“打卡地”,让革命根据地干仕、将军故里蓝杰、广济县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刘陆溪村等红色名片日益响亮。依托公路建成的一处处党建公园、文化公园、法治公园、党群活动中心、百姓大舞台,赋予了公路生机,提升了群众精神品质。

因路而美、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四好农村路”串联起港城城乡,展现了“山青水秀、天蓝路绿、村美景丽”的乡村美丽画卷,助力广大群众踏上宽广康庄的幸福大道。

港口复兴,长江岸线变成风景线

9月17日上午10时,武穴港田镇马口民本综合码头,江苏货轮”志运959号”满载1万吨高钙石料启航驶往苏州港,紧接着1.8万吨的“中原118号”货轮靠泊待装。码头后方,一条绿色封闭式皮带长廊,正以每小时1000吨的运输速度,将1.8公里外的石料直送上船,全程无扬尘。

民本矿业公司发运部部长韩光锋告诉记者:“民本矿业马口工业园综合码头总投资1.52亿元,有3个泊位,日吞吐量可达10万吨。货物通过封闭式廊道与矿山对接,做到了全程绿色环保运输。”

武穴港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境内长江岸线44千米,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所称的“小汉口”,常年能停靠万吨级货轮,是百年老港、深水良港、货运大港。武穴有优良的港口条件,而在5年前,武穴江边小散码头林立,港区到处乱占乱建、乱排乱倒、码头作业灰尘漫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武穴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长江生态大保护,吹响了全面建设现代化港口强市和生态文明武穴的号角。

“泥犁拔舌自担当”。长江大保护、拆除集并码头的事利在千秋,难在当下。“两年来,有送礼求情的,有告状诬陷的,有上门威胁的,有上吊耍赖的,有冲击办公室的,但事总得做,任务总得完成,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往前冲呀!”说起码头拆并,武穴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孙刚感慨不已,2018年腊月二十五,一个待拆除的码头业主带着老婆和小孩,卷着铺盖,竟然赖在了他的办公室。没办法,孙刚只好陪着讲政策,谈人情,摆道理,出方案,直到大年三十,才同意主动拆除码头。五年来,武穴坚持先破后立、堵疏结合、集并整合、转型升级,用一场轰轰烈烈的港口码头大整治、小散码头大集并、港区滩涂大清理、长江岸线大复绿,深刻诠释了”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精神内涵。全市拆除货运码头41座,腾退长江岸线4.2千米,清理江滩堆积物6.5万立方,复绿港区3.2万平方米。货运码头由过去高峰时的54座、减少到如今的13座。集并整合砂石集并点5处。砂石码头均安装有电子计量设备,石料资源“论斤”卖;货运码头均在运输装卸环节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并配备了防污染设施和岸电系统。一个岸线利用集约化、码头设施机械化、运输装卸专业化、行业监管科技化的绿色环保现代化港区正在呈现。

码头建好,岸线变绿,港口复兴,水运做强,助力现代港城高质量发展。十年间,一条条岸线复绿变美,一座座高桩码头依江而建,一艘艘集装箱货船通江达海,绿色水运生机勃发,千年港口重焕新颜。“十三五”以来,武穴新建高桩码头5座,建成矿山与码头对接的皮带运输廊道13条,年港口货物吞吐量7700多万吨,集装箱运输实现“零突破”。

在新建成的祥云综合码头,一台大型吊机正在吊装吨包磷肥上船,销往东北各地。该公司生产部部长杨诚提起港口变化,眉舒眼笑:“十年前,祥云集团有18个大大小小的码头泊位,运货靠板车拖、小车拉,一天只能装1000多吨,现在1个高桩码头,1小时可装载1000多吨,装卸效率翻倍。

今年,武穴正在推进田镇水铁联运项目,规划建设一条铁路支线和6个码头泊位,同时谋划洪阳湖危化品码头,升级改造一批老旧码头,不断完善“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港城一体”的水运体系,真正让港口由区位优势变为竞争优势。

打造新生态,网络物流实现“水路并举”

这十年,武穴交通运输越来越便民、安全、绿色、智慧,“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目标初步实现,交通运输越来越稳、越来越快。

8月骄阳似火。武穴市大道物流园负责人张与强却脸上洋溢着笑容,“奖补资金从申报到入账只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政策好,部门给力,为我们企业送来了及时雨。”

作为一名毕业于交通学校、从事物流行业几十年的老兵,他尤其今年感受各级政府对交通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过去,物流和快递业管理粗放、靠“天”吃钣。如今,政府不仅主动完善物流园配套设施,还给予大量资金补助;小微企业拎包入驻后,也能享受到入园房租补贴、防疫补助、贷款支持等好政策。

今年以来,武穴共争取交通物流业惠企纾困奖补资金1287.56万元,武穴市政府主动配套484.91万元,均第一时间发放到位。武穴交通规上企业增加到10家,交通运输企业业发展态势向好。

“以前返程货难找,没想到真的在融交兴网络货运平台上找到了订单,现在跑长途再也不担心回头货!”从武穴送货到江苏徐州的货运司机吴师傅,卸完货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融交兴货运平台,“意外”联系到了一笔到黄梅的返程货源。

武穴积极探索“互联网 物流”新业态,引进武汉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来我市开展网络货运业务。该企业今年3月份成立分公司,交通部门花3个月时间帮其完成了企业注册登记和经营资质办理事宜。截止今年9月22日已实现营收2.92亿元。企业平台现有注册司机2.52万人,运力2.48万辆,开具运单2.62万份。

发展网络货运是优化营商环境,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运输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武穴每年有大量的货物从港口外运,所需船舶多,如何更有效提高水运效能,降低运输成本,必须以新的理念来破解这一发展难题。为此,武穴市全力支持本土建材企业民本矿业,利用马口智慧物流园,建立水上网络货运(无船承运人)平台,武穴网络货运实现“水陆并举”。

“绿色出行”惠民生

“园区企业职工将全部实行免费接送”,武穴市市长查俊在今年的“春风行动”企业招聘会上一句响亮的发声,让全市企业欢呼,带动了企业招聘的最大好评,武穴公共汽车公司如期开通到园区的免费公交,武穴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次招聘员工153人。

如何保障群众低碳便捷绿色出行,是交通运输服务的重要课题。十年来,武穴市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和发展。

低碳出行。为积极推广绿色公交,加快推动新能源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武穴市对城区公交和城乡客运车辆不断更新换代、转型升级,逐步淘汰燃油车。十年来,武穴市投入2.5亿元,购置240台新能源客运和公交车,建成一座2级客运站,8座5级客运站,三座充电站和20处停车场。如今,一辆辆穿梭在武穴城乡的新能源公交,已成为靓丽的绿色名片。同时,市民“绿色出行”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选择乘坐公交出行。截至目前,武穴市城区公交营运车辆有150辆,全部为新能源公交车,有力推动了城市公交绿色环保、市民绿色出行。

便民出行。武穴交通不断优化车辆性能、优化运输服务线网,提升服务品质,为积极贯彻落实客运和公交服务发展战略,构建省际、城际、城市、城乡客运和公交“四网融合”、“内联外通”的交通发展新格局。十年来,实现了村村通客车,武穴建设城乡候车亭340座,极大解决了群众候车难题。武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项国盛说,“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收获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码头泊位有效利用率最大多少(公路纵横捭阖码头拔地而起)(5)

9月19日,坐在候车亭中等车的大法寺镇崇山村二茂凹垸村民李必德,笑容满面地告诉我们:“以前路边等车是雨天一身湿,夏天晒层皮,如今有了这座候车亭,再也不怕下雨下雪了,我们做完农活还可以在这儿歇歇脚、聊聊天,巴适得很。”

码头泊位有效利用率最大多少(公路纵横捭阖码头拔地而起)(6)

惠民出行。让老百姓在服务中真切的享受政策福利,分享政府红利,是交通的职责。今年4月22日,在高铁开通的当天,城区至高铁站的的202公交专线正式开通,全线实行3元一票制,预测每年可为市民减轻出行负担200万元左右。今年,跨江公交、沿江公交、马口化工园公交正在推进。

码头泊位有效利用率最大多少(公路纵横捭阖码头拔地而起)(7)

大道如虹展画卷。站在二十大新的历史起点,武穴交通人将勇立潮头,逐浪前行,赓续初心,实干创未来。

精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