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

书法作品评比(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1)

毛泽东书法

作者兰台

关于如何评价毛主席书法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是有不少先决条件的。

首先一点要清楚,毛主席本人投入到书法上的时间可能连1%都没有;他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他先是政治家、思想家,再是军事家、文学家……书法真的占不到他1%的精力。

比如待在毛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卫士李银桥回忆,在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因为战事紧急,经常几天不睡觉,要么就是突击睡几个小时,别说练字,就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李银桥担心毛主席身体急的团团转,结果还是毛主席告诉李银桥,让他别瞎忙了,只要三天给他吃一顿红烧肉,他就一定能打败蒋介石。

而专业书法家,往往每天至少保证二—四个小时全身心投入书法练习中去。

别看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里主张练字的时间不宜太长,但是启功先生的用意是说与其精神不集中的练习七八个小时,不如全身心投入一个小时。

书法作品评比(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2)

启功先生

而且启功先生也说过,对于书法家来说每天练字就和京剧表演者每天吊嗓子,运动员每天训练是一样的,这就是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应该拿毛主席的书法和专业的书法大家相比,因为这不公平,毛主席并没有拿出那么多时间来练字,揣摩字。

那么,是不是毛主席的书法就是业余爱好者水平呢?

当然不是。

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组织群众和专家不记名投票,评选 “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2000年8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布了专家组评选的结果。

名单依得票多少为顺序,分别是:吴昌硕(35票)、林散之(35票)、康有为(35票)、于右任(35票)、毛泽东(26票)、沈尹默(26票)、沙盂海(25票)、谢无量(22票)、齐白石(19票)、李叔同(15票)。

要知道这可是不记名投票,就算其中有毛主席伟人光环加成,至少也说明在不少专业书法家眼中,毛主席的书法水平至少在二十世纪书法界有一定地位。

书法作品评比(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3)

启功草书

这有点类似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同样不是专业书法家,但是他的书法在唐朝那么多书法巨擘的情况下,也能排的上名次,尤其是宋明等文人评选时唐太宗往往也榜上有名,这也说明唐太宗的书法确实不错。

当然,一定要说唐太宗书法上的成就比不过怀素、欧阳询、颜真卿,那我也只能说您说得对,唐太宗确实比不过。

当然,我这么说,也不代表着毛主席的书法水平真的高到天上去了,其实也不是。

毛主席晚年草书有很明显的怀素的影子,甚至如果一定要把毛主席按照书法家要求,毛主席晚年有些草书认真说来,确实是连草法(草书之法)都错了,这些毛病和问题都是存在的。

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对于毛主席书法的评价而言,不能单纯的把他看做是一个书法家,他在书法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没有1%。

书法作品评比(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4)

李世民草书

同样,客观来说毛主席的楷书是不如他的草书的,当然,有些人评价毛主席的楷书“平直线条都画不平直”,这个就有点过分了。

只能说毛主席在楷书上投入的精力不如草书,在他楷书最多的延安时期,也确实有不少字出现了松散乃至出现笔病的地方,这只能说当时毛主席正从枕腕改为悬腕,所以他在书写楷体上确实有些问题。

为什么毛主席要改悬腕?

这其实也是毛主席对自己书法有要求的表现。

书法作品评比(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5)

唐·怀素和尚草书

古人在论及技法时,都特别强调执笔的高度与悬腕书写的重要性。如明代徐渭《笔玄要旨》云:“古人贵悬腕者,以可尽力耳,大小诸字古人皆用此法。若以掌贴桌上,则指便黏著于纸,终无气力,轻重便当失准,虽便挥运,终欠圆健。盖腕能挺起,则觉其竖,腕竖则锋必正,锋正则四面势全也。”强调悬腕书写对字势圆健的重要性。

从这一点上讲,毛主席每天那么多事情要处理的情况下,还注意到自己书法上的不足,改枕腕为悬腕,是不是也说明毛主席在书法上确实是挺有追求,挺厉害的?

总而言之,我个人觉得评价毛主席的书法,不能和评价专业书法家一样,这样对毛主席不公平,也不公正。

我们应该着眼于毛主席是20世纪难得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这个角度去综合评价毛主席的书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