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考点 1】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每天一点经济学知识)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考点 1】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现实中很难实现,纯理论研究)

1. 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2. 信息是完全的

3.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 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考点 2】市场失灵的原因

垄断

1.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生产者不再只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3. 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外 部性

1. 定义

指某个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2. 类型

(1) 外部经济【正外部性】

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①【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②【消费上的外部经济】如你放烟火别人观赏

(2) 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

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①【生产上的外部不经济】工厂污染

②【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公众场所吸烟

3.对市场运行机制的影响

(1) 正外部性:①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②缺乏生产积极性;③造成产品供 给减少。

(2) 负外部性:①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②横向扩大生产;③造成 供给过多。

公 共物品

1. 含义

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竞争性、排他性】)

2. 特点

(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

3.分类

(1) 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国防、治安、公共卫生】

(2) 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

4.结论

(1) 私人物品

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

(2) 公共物品

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

信 息

不 对称

1. 含义

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的影响其决策的信息

2. 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考点 3】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垄断

1. 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2. 公共管制【限价、规定利润率】

外部性

1. 消除外部性的的传统方法【负外部性企业采用税收、正外部性企业采用补贴等内部化手段、合并】

2. 随着产权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明确界定产权,成为消除外部性的重要途径

【科斯产权理论】

【只要财产是明确的,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将财产权赋予谁, 市场均衡的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公共物品

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信息不对称

1. 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

2. 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考点 1】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

概念

内容

价值形态

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简单了解)

收入形态

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考点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概念

内容

生产法

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收入法

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劳动者报酬】居民所得

【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企业所得

【生产税净额】政府所得

收入法下核算GDP=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居民和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净出口】一定时期内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减进口总值后的差额

支出法下核算GDP=最终消费(居民消费 政府购买)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

【资本形成率】是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最终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考点 3】储蓄-投资恒等式

部门

支出角度

收入角度

恒等式

两部门

居民企业

GDP=Y=消费C 投资 I

总收入Y=消费C 私人储蓄 S

I=S

三部门

居民企业政府

GDP=Y=C I 政府购

买 G

总收入 Y=C S 政府净税收 T

I=S (T-G)

四部门

居民企业政府

国外部门

GDP=Y=C I G 净出

口(X-M)

总收入 Y=C S T

I=S (T-G) (M-X)

【考点 4】消费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其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基础上:

(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①边际消费倾向(MPC):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 1 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MPC=∆C/∆Y 或β=∆C/∆Y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②0<MPC<1

因为一般正常的理性人,收入增加,消费不大可能下降或不变,即消费的增量大于 0,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0;增加的消费一般也只是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不会是全部,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 1。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是随着收入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3) 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收入低时的透支,借钱消费)

2.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

如果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口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3.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考点 5】储蓄函数1.储蓄=收入-消费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会越来越少,而储蓄增加的则会越来越多。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β=增加的消费/增加的收入

平均储蓄倾向=总储蓄/总收入

边际储蓄倾向 S=增加的储蓄/增加的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1

边际消费倾向β 边际储蓄倾向 S=1

【考点 6】投资乘数

1. 乘数的含义:也叫倍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2. 投资乘数:增加一笔投资 Δ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是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

表明投资乘数k 为边际储蓄倾向 S 的倒数。

【考点 7】总需求和总供给1.总需求影响因素

预期

如果企业对未来的利润预期是增长的则会扩大投资,如果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是增长的,也会增加消费,都导致总需求增加

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反之亦然

2. 总需求曲线(只分析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 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影响

(1) 对消费的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会使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提高,其消费需求会增加。

(财富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的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变动的现象。)

(2) 对投资的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并进而导致利率上升,增加投资成本,使投资需求减少,而且也会使居民住宅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少。

(利率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3) 对出口的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价格总水平上升使国内产品价格升高,进口产品相应便宜,进而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价格总水平上升,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吸引国外的资本流入,给本国货币带来升值的压力,从而使得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出口需求相应下降。

(出口效应:由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的变化并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3. 总供给影响因素

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

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有: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4. 总供给曲线

(1)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2) 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