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浩荡】118||张 继①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待千年的知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跟着古诗去旅行之黄鹤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跟着古诗去旅行之黄鹤楼(唐风浩荡118张继①夜半钟声到客船)

跟着古诗去旅行之黄鹤楼

【唐风浩荡】118||张 继①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待千年的知音

张继是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公元753年中进士。初到长安时,张继还颇为矜持,保持着应有的气节。他在《感怀》中写道:“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自己的言论总是与人相背,就把自己的心锁起来,远离喧嚣,闹中取静。自己整年在皇城里转悠,却不识权贵人家。及第后的张继仍然高洁廉正,不谀不媚,不卑不亢。

在大家扎堆的唐代,张继算不得大家,但他的诗“诗情爽激,多金玉音”(《唐才子传》)。别的诗都不咋的,要不是下面这首《枫桥夜泊》,恐怕早见不着张继的名字。

他是一个失意的才子,本来可能永远都寂寂无名。但是,这个偶然契机,却让他脱颖而出,流芳百世。

寒山寺的钟声不期而至,悠远,绵长。倏忽间,困顿的才子于瑟瑟秋风中陡然清醒,眼前的景色瞬间明亮起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阵钟声,自萧瑟幽暗的夜色深处清悦而来,穿透黑暗,穿透迷茫,穿透清寒,一直抵达困顿旅者的心底,激起满怀的波澜。它的悠远,它的清越,把不眠者的思绪引向遥远。

寒山寺的钟声绵延而来,千年不绝,得幸于张继千年前的那一个不眠之夜,在寒山寺的钟声里,他获得了走向永恒的灵感。

寒山寺的钟声从什么时候响起,已不太重要,难计其数的过客与迁者,对寒山寺的钟声一派漠然。也许是寺钟一直在等待,在坚守:是知音,迟早都会到来。

霜天寒月,枫桥渔火,诗人对愁而眠却又难以入眠。他愁绪弥漫,犹如江上寒烟。一叶小小的扁舟,不能承载诗人之愁。当众生都寂然而眠的时候,张诗人独睁双眸,穿越千秋不解的失落,与远寺而来的钟声相遇。他灵魂震颤,诗花若锦。我们从他灿烂的诗句里,收读了这个永恒的时刻:幽静,古雅,庄严,充满禅意的呼唤。

这钟声,引来了古今文人的几多遐思,几多惆怅!

这是一次了不起的邂逅,将偶遇化为不朽。在这样一个清寂难眠的夜晚,悠然的钟声唤起了他沉睡的灵感。诗情如泉,汩然流淌成今天的神往,流淌成朝圣者心中不凋的风景!

钟声的魅力跨越千年,破空而来,清悦依然,响亮依然。钟声化为一种强大的磁力,绵绵不绝,吸引着一切爱美者的心灵。它穿越时空,唤起了不同朝代者的情感共鸣,进而成就了这首诗恒久的艺术魅力。

自此以后,寒山寺的钟声不再是一种自然的声籁,不再是诗行间的一个简单的意象,而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美学元素,是一个极富吸力的文化磁场。

诗者已矣,钟声依旧,一如那淌过枫桥的脉脉流水。它穿透岁月的风尘,穿透世事的晦涩,召唤着一切爱美之人,让集结在钟声里的人们,完成一次灵魂的洗礼——在钟声中沉淀为纯净,沉淀为真实的个体。艺术的力量犹如寒山寺的钟声,有了强大而不朽的引力。

而这一切,源于姑苏城外那一夜的清悦钟声,源于一个灵魂的兀然清醒。

钟声夜夜响起,只有那个落魄的书生注定在那一夜要与它偶遇。

这是一帧千古不凋的风景,诞生于那一个钟声清越的霜夜。

一次钟声,是一次时间的宣示,时间在此时激起波浪,激起回声。钟声敲击着诗人的内心,诗人的灵魂得到荡涤。因时间的流逝又在一条条心河激起一轮轮回声——生命一直在不驻地行进,而生命价值的体现却没有找到恰切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济世理想的践行途径。那时,入仕,是他唯一可以选择的路径。

空灵的钟声里,或许能让他跃动不止的忧心可以暂时得以安歇,他沿着钟声的道路或许瞭望到了明天的一丝曙色,生命的一线闪光。生命的硬度需要挫折来锻打,没有悲秋的寒意就没有心向暖阳的激进。而钟声,在这一刻适时地将他唤醒。上路,这就是钟声的警示,钟声的催迫。这一刻,张继听懂了钟声的意义。钟声激越千年,找到了它的知音。看似偶遇,实是缘份。

一个游子,他的灵魂曾在钟声里驻足,他心灵的回声清越千古。我们侧耳静聆,苍古的时间里,无数的灵魂为之倾身引颈。

寒山寺听钟,既成一种时尚,更是一种追缅。追缅古典的情怀,追缅先贤的无限失意,追缅诗人的伟大诗心!二十八个字造就了一个不朽而独特的风景。我们都是钟声以外的匆匆过客,被悠远的钟声牢牢地吸引。

寒山寺的钟声绵绵不绝,似在发出一种永恒的召唤,去者已矣,来者不断!

自张继以来,寒山寺的钟声经久不息,从未寂灭。但细细想来,唯太白笔下的三峡、天门山、庐山瀑布、桃花潭水等堪与之比。考据的必要性暂且不论,但是,诗歌产生的这一番深远的、持久的影响,不由得让人对张继的孤诗铭记在心。

传说他因不第而漫游,而散心解闷。这一日夜宿姑苏,偶得此诗。因此,现代有人称这是一个“伟大而不朽的不眠之夜”,产生了如此经久不衰的伟大诗作。我们说,张继没有辜负这伟大而不朽的诗境,直到今天,寒山寺的钟声都还是我们无限神往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