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是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个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与人才工作的重视。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实施,让我国迅速涌现出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 重大科技成果。图为中国“两弹”模型
规划制定时我国的科技人才状况
新中国成立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科研力量薄弱,研究机构不过三四十个,科学技术人员不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仅600余人。
为发展科学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月,就成立了中国科学院。
同时,党中央对海外留学人员发出号召,邀请他们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在党的号召下,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郭永怀、师昌绪等一大批科学家破除一切艰难险阻,陆续回国。截至1956年底,共有1805名侨居海外的科学家陆续回到了祖国。
周恩来与新中国刚成立就回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一五”时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的研究机构,我国高校也通过教育改革和院系调整,初步形成了新中国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新生力量。
至1956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各地科研机构、全国高等院校等所组成的科学研究工作系统,科研队伍也初具规模。众多科研机构及科技人才,为制定出一个比较全面而科学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创造了条件。
科学家与“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经过经济恢复期和第一个五年规划后,我国科技事业虽有了一定改善,但几年的努力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的落后状态。
1956年1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作报告,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动员令,要求国家计委牵头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
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
1956年2月,毛泽东和童第周(右二)、胡愈之(右三)、华罗庚(右四)、费孝通(右五)等在一起交谈
1956年3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工作正式开始。
科学规划委员会开始召集各门类科技专家。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苏联也指派科学家为中国制定规划献计献策。
据聂荣臻元帅回忆,集聚起来的专家们,住在北京专门做这项工作,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废寝忘食,吃住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怎样使国家进步强盛起来。
“迎头赶上 重点发展”是“十二年科技规划”的重要方针。在人才不足的情况下,规划重点是根据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抓住最关键性的问题。
在任务的安排上,规划着重打基础、抓两头:一头是农业和有关解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另一头是配合国防尖端的科学技术。
“十二年科技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每一个方面有一项或几项任务。每一个任务又包括若干个中心问题。每一个中心问题都参照国际先进水平,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和最近两年的研究题目。
12个重点任务也分轻重缓急。其中,原子能技术、喷气与火箭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前5项新技术,被科学家视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由科学家钱三强、华罗庚、钱伟长、李强和王守武牵头,集中中国科学院内外科研骨干力量以及从国外回来有新学科实践经验的人一起攻关。
1956年8月下旬,几百万字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完成。1956年12月2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作为试行方案付诸实施。
为规划实施提供科技人才保障
“十二年科技规划”制定时曾做过估算,需要大学毕业以上的各类研究人员约18万人,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高、中级科研人员缺乏。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为了解决科技人才培养和最有效使用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各部门、各地方相继建立起科学研究机构。据统计,到1962年,全国科研机构已经发展到1300多个。这些院所相对集中了各该项目或专业的人才和设备,集中力量专攻某个项目,成为科研攻关的第一线战斗堡垒。
为保障规划实施,党和国家从各条战线抽调优秀科学家到科研一线。各单位都非常支持,被抽调的专家无论来自哪个方面,也都非常高兴,以参加科学规划工作承担攻关任务为无上光荣。
1955年10月,一批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从美国横渡太平洋回国
同时,党中央国务院还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争取在国外的科学家回国,这些科学家在科研攻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对中级科技人才队伍,则采用“带徒弟”的办法,由高级研究人员带助手加以培养,每名导师带七八名助手。这样,很快就带出了上千名中级科研人员。
为了保障各项科研任务,对当时的大学生分配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全国研究生、留学生统由国家科委主管分配,大学生则由国家科委协同计委、教育部分配,让优秀毕业生能优先供给国家科研攻关的需要。
1962年,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发展到94000多人,而且是老中青结合、门类齐全的一支庞大队伍,初步满足了当时我国科研工作的需要。
196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主任威尔逊访问中国后,在美国《商业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赤色中国的科学蜂窝》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科技队伍的发展情况,用“蜂窝”这个词来形容我国科学工作者紧张而又勤奋的工作状态。他的文章引起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科学大军的关注。
在“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指导下,我国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在“大科学”模式下,联合攻关,先后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重大技术突破。到1962年,规划中57个项目已完成了50项,基本完成了任务。
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图为科学工作者将合成的产物注入小白鼠体内,测验它的活力。
在当时科技资源贫乏、科技发展任务紧迫的情况下,国家意志支配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向、科技活动服务于国家利益目标的科学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时中国现实矛盾的最佳选择。(欧阳雪梅)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