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红楼知一梦,百世清修得二尘。

《红楼梦》是一个大千世界,哀唱一个时代没落的悲歌,演绎不同人生的命运归宿。在这个大观园中的群相中,都仙气飘然,只有晴雯看起来没有这样的感受。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着重刻画晴雯,但就是几个特别的情节将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烙刻在了读者的心里。而在关于人物的命运安排就有“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样的两句判词,其实也为我们读懂和真正理解晴雯这一人物形象的内在闪光之处提供了线索,也只有她活出了自己的样子和内心中的尊严。

晴雯经典语录赏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1)

《红楼梦》中众多人物在塑造中带有“仙气化”色彩,这些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所做的事情,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表达,都与现实生活的自然状态存在一定差异。只有晴雯这一人物,并没有一点违和感,这两句判词也与晴雯整个人物的命运较为吻合。我们常会将花袭人与晴雯良人进行一种莫名的对比,并且会从中发现两者的表现有很大不同,同时贾宝玉对于两人的偏爱上也有一定的差别。晴雯生气的时候,晴雯就以撕扇解气。等级森严的贾府能够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我想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在晴雯身上发生了,并且宝玉不但没有恼怒反而对晴雯更是倾爱,让她撕个够,直到开心为止。晴雯在外人看来是那种心高气傲,不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只有晴雯心里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晴雯并没有对谁阿谀奉承,在自己的心中也没以奴婢自称,“心比天高”也只是曹雪晴写作过程中内心中封建等级思想的设定。而对于晴雯而言,那只是自己对于平等人格、尊严的追求。

晴雯经典语录赏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2)

也许正是因为她的性格,最后才会被赶出贾府。晴雯被赶出贾府以后,生活甚是贫苦,终为病痛而死。但宝玉并没有忘记晴雯,在晴雯临死之前,还见过一面,这是两人最后一次相见,晴雯将自己的肚兜都会给了他,这是晴雯对于某种情感的真挚的表达,更是突破了所谓的“门当户对”的封建等级关系。生于底层,归于底层可能是晴雯命运的归宿,当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花袭人就是一个从底层人物转变成一个可以享受正常人生活的自由人。(这是由人物的性格决定的,但也正是如此,晴雯才更显示出独具的人性的闪光)“身为下贱”并不是晴雯表现出来的,这就与花袭人所表现出来的下贱有着本质的区别。晴雯被怀疑的情况下,被赶出贾府,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奴才相”的嘴脸,晴雯的“下贱”,是生活的贫困潦倒,是特定环境中的身份,是命运中苦苦挣扎的喘息。反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于命运背后操控下的不屈服,在情感的寻求中不低微,在面对生活环境困厄的坚强。这是外在的“下贱”,是外在强加于身上的,但并没有任由摆弄的鲜活而又高贵的灵魂。

晴雯经典语录赏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3)

人物形象都有一个核心的内涵,只有抓住晴雯的“真性情”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其人。晴雯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拥有了宝玉对她的疼惜和尊重,用自己的真性情赢得了她与宝玉之间灵魂上相爱。何为心高,只是她在为自己追求一种平等的权利,何为“下贱”,也只是命运中自己一种无奈的身份。两者并不能仅看到对立关系下的人物悲剧,这是浅层意义上的悲剧,更要关注到人物“身为下贱”下的“心比天高”的崇高。(所有的悲剧最后表现出来的都是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