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史怪

导言:众所周知,《红楼梦》一书又名《金陵十二钗》,言下之意自然是说这部书唱主角的就是金陵的这十二个“脂粉英雄”,以她们为主而书写一部传奇。金陵十二钗,也就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那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人物,而除却正册外,其实还有副册、又副册,而本文我们所要讲述的这个晴雯就是又副册的人物。虽然晴雯的地位看起来很一般,出身更差,可就是这样一个“身为下贱”的小丫头却在《红楼梦》里掀起了大波澜,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晴雯谜团(身为下贱不为过)(1)

剧照:晴雯

《红楼梦》之名几经更改,最终定格为这样一个名字,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想要表明,人生如梦,整部书也就如同一个梦一般。考虑到这一点,加上在晴雯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屡屡以梦境等来推进剧情,故此笔者也决定来“梦说晴雯”一番。

晴雯在整部书里可以说是一个颇为特殊的人物,因为在贾宝玉踏入警幻仙境以后,第一个看到的判词就是晴雯的,判词内容如下: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其实这一曲判词已经是淋漓尽致地道尽了晴雯的一生,可惜的是贾宝玉当时没有看穿,事实上身为局外人的我们也大多没有留意到这一曲中所包含的意义。

这,其实也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一枝一叶皆有铺垫。

晴雯谜团(身为下贱不为过)(2)

剧照:晴雯 杨幂饰

晴雯乃是贾宝玉房中的一个小丫鬟,地位不及袭人,但是她却不以为意,而这一切,其实主要也都是性格使然。

对于自身:身虽下贱,心比天高。

关于这一点,有些读者可能会心存疑惑,晴雯怎么就下贱了呢?

其实,这儿所说的下贱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下贱的意思,而主要是描述她的社会地位。在古代,阶级观念几乎决定了一切,在《红楼梦》中对于这种阶级的体现其实也异常明显。巧姐这样一个几乎没有戏份的小女孩竟然也在十二钗正册里面,鸳鸯袭人平儿等为何却没有机会?

这,其实就是出身使然,出身决定了她们的社会地位,而晴雯的出身由于很差,所以只能用“下贱”两个字来形容。

晴雯谜团(身为下贱不为过)(3)

剧照:晴雯和贾宝玉

关于晴雯的出身,书中其实一直进行了隐瞒,而直到晴雯死后才将之公布于众。

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

显然,晴雯的地位连一般的家生奴才都比不上,也难怪曹雪芹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她了。不过难能可贵的是,晴雯对于自己的出身虽然是心知肚明,但是她却并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而是尽情地行使着自己作为“副小姐”这样的权利,适当时候,她还会刻意地想去追求一种自己理想中的平等。

当王夫人给秋纹赏了几件衣服,让秋纹欣喜不已时,晴雯就马上来了句“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

这些确实是晴雯的可圈可点之处,不过更为难得的是,她在对于宝玉的态度方面。

晴雯谜团(身为下贱不为过)(4)

剧照:花袭人

对待宝玉:发乎情,止乎礼。

晴雯对于宝玉的真正感情是什么?书中对于这一点并没有很直接的予以描述,但是通过二人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通过晴雯生病时“眼冒金星”、体力极度不支的情况下,仍然不顾一切地为宝玉补他的那件雀金裘可以看出,晴雯待宝玉之心其实极真、极诚。可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此处,不妨先来看看怡红院里其它几个丫鬟与宝玉的那些勾当。

先是袭人,在警幻仙姑秘授贾宝玉云雨之事以后,贾宝玉第一个就找了袭人,而袭人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他;

次者麝月,在有一次晴雯看到麝月与贾宝玉和交杯酒以后,晴雯直接就来了句“别以为你们的那些事我不知道”、“你又护着,你们那瞒神弄鬼的,我都知道”;

还有碧痕,贾宝玉有一次不经意地说要和晴雯一起洗澡,晴雯就说“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在做什么,等你们洗完了,我们进去一看,地下的水都淹了床腿,连席子上读汪着水,也不知道是怎么洗的。

从这些细枝末节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贾宝玉与手下的这些丫鬟其实都保持着不一般的关系,而看似“用力不用心”的晴雯对此却一清二楚,可是她却没有与之同流合污,反而是置身事外般默默地喜爱着贾宝玉,直到她被赶出了大观园以后,宝玉悄悄地去看她时,她才表露了自己的心迹。

直言“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看到那一幕,哭晕多少读书人?

晴雯谜团(身为下贱不为过)(5)

剧照:晴雯

黯然落幕:风流招人怨,奔放惹人嫌。

晴雯的命运悲剧,一方面有她自身性格的原因,就比如导致她直接被王夫人关注的原因,就在于她之前在王善保家的面前“耀武扬威”,从而导致王善保家的怀恨在心,向王夫人出首晴雯。而王夫人经王善保家的一提醒以后,就想起了那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姑娘,在得知那个女孩正是王善保家所说的晴雯以后,王夫人愤怒到了极点。

在那一刻,晴雯的悲剧依然是注定的了。

性格决定了命运,但是这句话放在晴雯身上其实还不完全准确,因为,晴雯更为人所忌惮的,乃是她的“风流”。

晴雯谜团(身为下贱不为过)(6)

剧照:晴雯和贾宝玉

关于晴雯的相貌,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他生得模样比别人标志些”、“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他过于生得好了”。

毫无疑问,晴雯是一个美人,同时还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女人。但是,这样一来就会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其实主要就是来自于宝玉身边那些虎视眈眈之人,最主要的,就是袭人。

在晴雯被王夫人关注以后,关于晴雯过去的种种“劣迹”就都被王夫人所得知,而袭人、麝月等与贾宝玉的勾当等却丝毫没有传入到王夫人的耳中,事实上,王夫人最忌惮的正是那些勾当。

这样一来,晴雯就成了替罪羊,而原因,只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只是因为她的那个“狐媚子样”。晴雯就这样结束了她在大观园里的日子,而在这个过程中,花袭人“功不可没”!

晴雯谜团(身为下贱不为过)(7)

剧照:晴雯 杨幂饰

列宁在《纪念葛伊甸伯爵》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说到此处,想必读者也都明了,晴雯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在于她没有像花袭人一样,安于自己的奴隶地位,而奴颜婢膝甚至是不择手段的向上爬。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一卓越品质,所以曹雪芹刻意在她死后给了她一个“花神”之位,并且由宝玉做了一篇长篇大论的《芙蓉诔》,给予了晴雯极高的评价,直不亚于曹植的《洛神赋》。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这样的结局,不可谓完美,但是身为花神的她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另外一份只属于她的独特的美。人间没有栖息之地,太虚幻境尚可安处!

参考文献:《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

《大观红楼》 欧丽娟著;

《陈寅恪与红楼梦》。

,